□本报见习记者 李 浩

2月2日傍晚,浉河区教育局的小李下了班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赴一场并没有约定的“约会”。

来到老城办事处的心愿墙,小李驻足停留了一会儿。“今天学了画画,我想要一套画笔。”稚嫩的字迹,是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写下的心愿。

“认领”了小朋友的心愿,小李来到文具店,挑挑拣拣,一套晨光画笔第二天被小李送到了老城办事处,再由老城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转给了许愿的小朋友。

“8小时之内为民服务是本分,8小时之外为民解难是乐趣。”小李说出心里话。

像小李一样为民解难到社区报道的党员干部在浉河区还有3000多名。

去年以来,在浉河区组织部的指导下,以街道社区“大党(工)委”为引领,浉河区把推进机关干部到社区联系服务群众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新途径,形成了“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管理机制。

8小时之外干什么?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居民“点单”,党组织“下单”,党员“接单”,“点单式”服务让浉河区住房公积金的15名党员志愿者走进社区,清理城市“牛皮癣”。

结合自身职业特点,主动认领一个以上服务岗位,退休党员毛桂枝72岁高龄还长年照顾社区内4户空巢老人。

“一帮一”、“多帮一”,浉河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1500余名,解决实际问题2800多件。

邻里有难党员先知、为民服务党员先行、关爱行动党员先上,“组团式”服务,138个党员志愿服务队集中服务182次,清理卫生死角300多处,义诊万余人。

“以前有了问题都是我们去找党员,现在是党员干部来找我们,有什么事,他们负责解决到底,真好!”老城办事处居民张建华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