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陈世军

通 讯 员 包祥军

在罗山,如果说过去的2014年让人感受最深的、变化最大的是什么?莫过于干部作风的转变,无论是进机关、到农村、入企业,还是城里走、乡村行,所到之处,政风、行风无处不让人感受到缕缕新风扑面而来。

天蓝了,水清了,社会风气变了,公款消费的“虚头”退了,“车轮上的腐败”少了,高档烟酒越来越便宜了,月饼、粽子褪尽了奢华,婚丧嫁娶简约成为时尚,迎来送往的“规矩”破了,会议少了,文件短了,干部应酬少了,加班加点、为群众办实事儿的多了……

过去的一年,罗山县巧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从制度完善到督查落实,再到严格查处纠正规范,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新举措,促进了新风的形成和常态化,干部业务素质得到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勤督查 时刻绷紧思想弦

罗山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是群众办事相对集中的便民利民窗口,是百姓的“政务超市”、政府各部门“摆摊设点”的平台,政风、行风的好坏,这里是“晴雨表”。1月15日上午9点10分,记者来到罗山县行政审批中心服务大厅。大厅里此时已是非常热闹,各窗口工作人员早已上岗,民政和残联窗口人员相对较多,前来登记结婚的小青年们在婚姻登记处排起了长队。“我们这里从今年元旦起,为方便办事群众开始实行‘朝九晚五’制,中午不下班,在单位吃盒饭,乡镇来办事的群众再不会因为中午‘市场’间断误事儿了。”婚姻登记员郭延婷一边仔细审查着每位“新人”的证件一边向排队的群众提着醒儿,“身份证和户口簿上的信息一定要吻合啊,音同字要同,号码不能错……”

民政窗口负责人吴建玲告诉记者:“为了更好、更方便服务群众,中心一直在不断探索改进、提高服务水平。大厅设有专门人工导服台、导示牌和办事导航触摸屏,有吧台凳、休息椅、饮水机和纸杯,方便办事群众,办啥业务、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和证件,一目了然,不跑冤枉路。我们窗口特别忙,每天有100对以上新人来这里登记结婚,虽然实行了‘朝九晚五’制,同志们还是早到晚走。”“29个部门、237项服务,日均接待群众600多人次,每天上下班4次人像识别考勤,考勤月通报季评比,工作中间有专门带班领导不定时抽查和日常巡查,有专门的业务投诉办公室,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评比‘服务之星’。2014年我们成为全市首家同时拥有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双桂冠的行政中心。”该中心主任魏时琴向记者介绍说。

该县围绕落实“八项规定”和纠正“四风”,常年开展正风肃纪作风督查,2014年共开展检查督导110次,通报曝光18次,查处顶风违纪人员101人,实现作风督查全覆盖。

严整改 纠风问责不手软

政风行风事关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该县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在走访的基础上,认真调研,梳理归类,建立台账,下决心大力整改,县纪检监察部门采取在关键节点处鸣警钟,向顶风违纪者严问责,对典型案例勤曝光等措施,弃陋规陋习,倡新风正气。

今年1月8日,该县纪委以[2015]1号文件的形式,在全县范围下发《关于对公款大吃大喝转移到隐蔽场所和党员干部赌博问题开展专项督查的通知》,再次针对调研发现的新苗头,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项督查治理。过去的一年,该县仅在整治干部作风上就受理业务内信访举报达165件(次),党政纪处分88人,对涉案的16名乡科级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创新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建立涉腐舆情监测和处置机制、加强与执法监督机关之间的办案协作、完善案件联查机制,整合办案力量,激发办案“潜能”,把歪风邪气扼杀在萌芽状态。

该县在窗口服务单位开展“543”专项整治活动,狠治“五难”病,即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禁止“四个一族”,即低头手机一族,对办事群众视而不见、扎堆聊天一族,对办事群众置之不理、网上淘宝一族,对办事群众无暇顾及、迟到早退一族。杜绝“三不公开”;即审批事项不公开、办事流程不公开、收费标准不公开,发现苗头,快速处理。在重点领域开展“三项治理”;即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和领导干部收送红包礼金、党员干部参与“三违”行为、“会所中的歪风”专项治理,全县党员干部积极承诺,认真自查,主动上交红包礼金。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