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生

电脑桌面换成了黄山雪松“夫妻双立”并肩抖擞图,松下一对老外老年夫妇携手揽山,远处一片白茫皆不见。

这地方我2012年去过。夏日的黄山除了山腰与山脚葱茏碧绿以外,登顶后除了石头,就是人头,偶有一棵叫“迎客松”的植物,物以稀为贵,人头纷纭朝拜,让“松”不胜其烦,不堪重负,靠“绳捆索绑”被迫屈服,赖“吊瓶”点滴度日。好不凄惨!石头是大石头垒小石头,巨石头独立或成山峰一绝境,或自甘堕落做一小品。成山峰的叫天柱峰,好像苍天也赖它支撑似的,就算是吧!

当地的地导登山跟过山车一样。在腰中的音响催逼下,“嗖嗖嗖”健步拧腰十几丈高的光明顶巨石已被其征服在足下,“呼啦啦”随团的少男少女们不甘落后,你拉我拽地也纷纷追随而上,摇旗呐喊,山谷呼应,彩衣飘飘,白云悠悠,白驹过隙,白云苍狗,一年年,一岁岁,黄山就在这白日的喧嚣,入夜的宁静中默挨岁月,好像黄山不是黄山的,而是那些外来的观光客的。黄山的植被贫瘠,生态脆弱,入夜承载不了如此庞大人群的蹂躏,加之几乎所有的生活物品都靠黄山挑夫人驮肩挑,一担担运至山顶,物价奇贵,普通游客不必要如此这般“消费”,所以,黄山的夜,才被经济规律调节的如此安谧。

山脚下的竹林那是丰神俊逸,墨绿滴翠,荡魂曳肺,大片大片的数不过来,微风拂扫,竹声婆娑,一壶静茶,安享天籁,目迷翠绿,耳闻流水淙淙,倚着徽派的白墙黛瓦,飞檐挑拱,偶过一徽派的女子浣衣洗菜,一轮弯月斜挂蓝盈盈的穹庐,两山相夹,一山横挡,曲径通幽,竹簧俏摇,一飞鸟惊出山月,真仙人境也。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我言人间凡景胜天庭,难怪七仙女思凡,情愿与一凡夫俗子的董郎结连理,埋首凡尘度人生,这徽派的小人家,这片房,这幅竹,这缕风,这轮月,这一切的一切,都诱人沉迷红尘。

走街串巷,一户人家的女儿刚高考完,帮家人卖东西,父亲是村支书,家里挺宽敞。女主人善言,说道女儿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放梯子”,好难哦!这放梯子也成了作文题,那我每日在这卖茶、卖黄山竹,岂不这黄山的清风明月也会成了高考的文章哦!同行者偷笑,岂不嘛,生活本就是一部大书,无论是人山竹海,还是锅碗瓢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嘛,况这“世之奇伟瑰怪”“黄山”的一草一木呢!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看惯了黄山的奇拔险峻,曾经沧海难为水,再看其它所谓的叫山的物什,都小儿科了。归来的高速上,瞥见一垄垄自山坳处延起的座座民居,小楼屋顶的太阳能热水蓄水箱金属在夕阳下反光,一个个卫星接收的“圆锅”鳞次栉比地在一家家人家的屋面上排列着,现代化并不遥远,世界就在眼前。这让我想起前文中提及的“放梯子”的话题,这太阳能、卫星接收天线就是黄山人连接外界世界文明的“梯子”,而黄山就是一架“天梯”,给黄山人带来了世界,也给世界送去了一座叫黄山的绝妙风景;不久的将来,铁路通了,那是一条连接“天梯”的“天路”,会给黄山人带来吉祥和富裕。当然,如果不控制客流,调节密疏,或者不得不实行“歇山”式的季节性管理,黄山不会是“痛,并快乐着”,不堪重负的结果是世界上将会永远失去“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