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董贤珏住在黄安县城,经常到乡下去做宣传组织工作。郭天民教书的地点是他们经常活动的据点。黄安县50会(乡)的头号会长郭述汾倚财仗势霸占公产,在宗祠的公产地上盖私房,百姓敢怒不敢言。郭天民带着他的学生在郭述汾的新屋里上课。郭述汾问郭天民:“你这是做什么?”郭天民说:“这是祖宗留下的公产地基,你可以在这里盖房子,我们就可以在这里上课!”

1926年夏季,郭天民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孙文主义学会在学校里非常嚣张,国共两党的斗争日趋明显、激烈。郭天民在与孙文主义学会的斗争中总是打头阵,同他们辩论、吵架,甚至动手打架。1927年3月,郭天民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随黄埔军校的特务营参加广州起义。

1929年春,郭天民到达赣州,找到红四军第三纵队,任纵队学兵大队副队长,后在中央苏区先后任支队长、师长、江西军区参谋长、红九军团参谋长等职。中央苏区开展反对“罗明路线”斗争时,有些单位把矛头指向坚持正确主张的毛泽东等人。当时,郭天民任江西军区参谋长,他不怕残酷打击,站出来说:“江西苏区的巩固和发展,红军在四次反‘围剿’中的胜利,都证明了毛泽东代表的主张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反对正确的东西。”为此,郭天民被勒令写揭发材料、作检查。郭天民硬是一个字也没有写,却在日记里写下“坚持错误,拒绝检查”8个字。

1934年10月,郭天民随红九军团长征。1935年6月,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红九军团编入由朱德总司令、张国焘总政委率领的左路军。张国焘另立中央,郭天民拍案而起,大声质问传达者:“党中央不是北上了吗?为什么另成立一个中央?!”事后,他被撤职,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任教育科长。

1936年7月,郭天民任红四方面军一局局长;11月,任西路军总指挥部一局局长;西路军失败后,与李先念等人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新疆;1937年12月辗转回到延安。1938年1月,任中央军委一局局长。毛泽东听说他年龄不小还没有结婚,关切地问其中原由。当听说是因郭天民的未婚妻不是党员、上级未批准成婚时,毛泽东笑了,对郭天民说:“你那未婚妻是从东北来的流亡学生,跑了几千里地来革命,干吗非要人家入党不可,你回去跟政治部说一下,就说我同意你们结婚。”就这样,在毛泽东的关怀下,郭天民成了家。

1938年8月,郭天民赴前线出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在聂荣臻领导下工作。1938年12月,郭天民出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指挥所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先后指挥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

1945年8月,冀察军区部队整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郭天民任司令员兼政委。1946年9月,国民党军向张家口大举进攻。郭天民率第二纵队负责正面防御。敌人全副美式装备的两个军轮番进攻郭天民指挥的第二纵队4个团,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但是,郭天民率部坚持11个昼夜。经此一战,有些国民党将领称郭天民为“郭铜墙”。

1947年8月,郭天民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协助刘伯承、邓小平和参谋长李达,组织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不久,鄂豫军区成立,刘伯承对他说:“老郭,你再去当一次无名英雄吧!”就这样,郭天民就任鄂豫军区副司令员。刘邓大军主力转移出大别山后,国民党军进行残酷的“清剿”、“扫荡”。郭天民与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段君毅一起,整天整夜在大别山辗转,经常吃不上东西,得不到弹药保障。郭天民营养不良,全身浮肿,行路十分困难,但他依然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天民任云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部长、陆军训练部部长、院校部部长。1955年,郭天民被授予上将军衔。

郭天民刚正不阿,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十年动乱期间,不少人来找他“外调”,他坚持实事求是,不作伪证。一次,辽宁省来了一伙人,逼他证明黄火青执行过张国焘路线,他把那伙人赶走了。又有一次,一位前国民党官员请求郭天民证明他做过有益革命的事,因为这确是事实,郭天民毫不犹豫地为他作了笔证。

郭天民对干部要求严格,经常当面训人,但从不背后议论干部,更不存心整人。凡他批评过的事,只要改了,就绝不再提起,即使顶撞过他,他也不会记恨报复。他说:“工作干好了,我就不‘打铁’。我没饭吃要让你们先吃,没衣穿要让你们先穿。工作没做好,对不起,我可是要‘打铁’哟!”郭天民对干部十分关爱。1949年部队入滇后,郭天民即派军区军政处长到河南去接部队南下前留下的大批家属。行前,他把路上可能遇到的土匪袭击和食宿运输困难都想到了,一一向军政处长交代清楚,要求他每天电话或电报汇报3次,语重心长地嘱咐军政处长:“这一行动连着全军区干部的心哪!”家属到昆明时,他要求各单位保证所有家属的丈夫都必须前去迎接。

郭天民严于律己,从不搞特殊化。下部队,搞演习,不讲排场,不要特殊招待,同大家一起住帐篷、吃大灶,就是患病时也吃同战士一样的病号饭——面条。他说:“我们‘官’当得再大,在革命队伍里也只能起普通一兵的作用,凭什么搞特殊化!”他对亲属要求也很严格。刚刚解放时,他就给老家的弟弟们写信,告诉他们:“我在共产党里做事,不可向政府找麻烦。”他坚持给家里寄钱,以免弟弟们向国家要救济。郭天民非常痛恨封妻荫子那一套,从不利用权力为个人谋私利。他的夫人窦克是红军干部,在他属下当了多年医生。他特别交代干部部门,不经他允许,不要提升她。他以爱自己的女儿出名,但从不让女儿享受任何特权。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叫女儿到学校搭伙吃饭,与同学们同甘共苦。

1969年10月,郭天民被以“战备疏散”的名义安置在广州。1970年5月26日,郭天民在广州逝世。

(整理人:孙 伟 董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