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李 宇 丁桂玲

这个冬天对于周慧而言,是离开大学之前度过的最后一个冬天了。明年即将毕业的她,现在正忙着投简历,参加招聘会。大四下学期,她几乎每天都浏览各种求职网站,期待着一份心仪工作的到来。

周慧是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说起她所学的专业,周慧向记者坦言,很多学长都选择去设计公司,自己也向一些设计公司投了简历,但结果不太理想。“我是南阳人,又是独生女,父母特别希望我能在南阳找到一份工作。但是我想去郑州发展,那里的设计公司多。”周慧告诉记者。

记者在信阳师院采访了解到,不少来自本省其他市、县的毕业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去就业”。他们向记者表示,作为独生子女,在就业地域选择上,受父母的影响很大,虽然想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但是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反对。“我们宿舍四个女生,都不是本地人。一旦毕业了,都各自回家。以后再想团聚都不容易。”一位来自三门峡的女生对记者说。

“近水楼台先得月”,“回去就业”确实有诸多方便。但也有一些毕业生选择留在信阳本地。记者联系到一个已经在我市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陈声,他是学经济学的。这几个月,他投了不下20份的简历,也去了几次招聘会,最后终于应聘到了一个销售经理的职位。“其实也有很多公司愿意招我,但是我觉得以后的发展空间不大。现在很多人觉得我们大学生眼高手低,对工作待遇很挑剔。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有能力,你当然可以要求高工资。如果你还不具备这个能力,你只能去拼搏了。对于我而言,社会经验是我目前最欠缺的。”陈声告诉记者。

“在择业观上,大学生往往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特别看重起薪的高低。企业组织的笔试、面试也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工作能力往往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渐体现。应届生在我们公司工作一年后,工资都会有很大提高。”一位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这样告诉记者。

一位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大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他给学生的建议就是要结合自身实际,踏实找工作,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

现在,周慧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准备回去寻找一份工作。尽管不是很情愿,但是有父母在身边,在她看来还是很幸福的事情。面对就业这个进入社会的第一道门槛,这些毕业生奔波着,准备开始人生新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