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永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着眼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出了防止“四种危险”的论断,其中精神懈怠危险排在首位,课题重大,引人深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沉疴顽症敢于祭利器、严制度,用重典、下猛药,“苍蝇”、“老虎”一起打,形成了反腐倡廉工作的高压态势,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受触动和震撼,以致一些领导干部观念发生变化,陡然心存畏惧,思想变得消极保守起来,干工作、做事情瞻前顾后、谨小慎微、畏首畏尾,有的不愿显山露水,不想出头露面,害怕树大招风,只盼平安“着陆”;有的不思有为,但求无过,把权力和风险下放给下属或部门,不站前台、不唱主角,熬年头、混日子,不敢尽责、缺乏担当;有的态度消极,怕出事、不干事,一味片面地保安全、求稳定,等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干部群众的情绪,制约了单位建设发展,形成了新的精神懈怠,应当引起重视和警觉。
领导干部是一级组织、一个单位、一支团队的领导者、牵头人,其一言一行都将对单位和下属产生一定的影响,起着“风向标”和“导航仪”的作用。因此,领导干部带头防止和消除精神懈怠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领导干部防止精神懈怠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是一个人思想行为的外在表现。培育高尚的精神境界,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胸怀全局、认清大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深厚的阶级感情对待党的事业,坚定理想信念,不计名利得失,只要是符合党员宗旨义务和领导职责,有利于单位建设发展、有利于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要主动去做,切实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黄羊秉公荐才,东汉时期的贤臣大司空第五伦都是忠正无私、履职尽责。像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共产党员李侠那样众多无名英雄,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忍辱负重、隐姓埋名,默默地坚守奉献,甚至付出了宝贵生命,这些事例感人至深,值得后人学习效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需要这种精神、这类贤才。广大领导干部应以端正的思想态度、良好的人品官德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顺应形势任务的要求,主动消除顾虑,放下思想包袱,认真做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每一件事情,象古代先哲和仁人志士所昭示的那样:计利当计天下利,留名应留万古名,以高尚的思想境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领导干部防止精神懈怠要有自觉的使命担当。岗位意味着责任。领导干部能否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日益抬头,伙同地区一些国家煽风点火、制造麻烦,干扰我国发展,挤压我国空间,遏制中国崛起。作为领导干部,应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关注时局变化,强化使命担当,主动纠正“不干事不出事、多干事多担责”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偏差,自觉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价值追求融入发展大业,投身建设实践。回顾一下,在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艰苦历程中,面对资金技术、环境条件和思想干扰等重重困难,广大参研人员顶住压力、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任务,提升了伟大祖国的国际地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理论教研室教授方永刚,矢志不渝、呕心沥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被誉为“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广大领导干部应以他们为榜样,牢记组织教诲,积极献身使命,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站前排、打头阵,一心一意抓建设、谋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宏伟目标的征程中书写精彩的人生,用忠诚和无畏兑现党员领导干部的庄严承诺。
三、领导干部防止精神懈怠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防止精神懈怠、抓好工作落实的思想基础和根本保证。面对一日千里的发展形势,领导干部要自觉树立一种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不等不靠、顺势而上,积极为单位的建设发展发挥聪明才智,做出应有贡献。在这方面,有许多事例值得我们回味思考。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胸怀大志、壮心不已,暮年仍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言勉励自己,在年近60岁时仍象不知疲倦的骏马驰骋于烽火硝烟的疆场,远大的志向抱负令人钦佩。武警驻江苏某团政委、二等甲级伤残军人丁晓兵,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主动放弃到地方任职、军校任教和机关工作的机会,坚持在基层部队摔打锻炼,工作训练中处处身先士卒、带头示范,成为官兵信服的“火车头”。广大领导干部应像他们那样,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拿出应有的“精气神”,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各项建设发展之中,化挑战为机遇,视困难为考验,迎难而上,善做善成,带领广大群众一道,奏响拼搏进取的时代强音,开创单位建设发展的崭新局面。
(作者系信阳军分区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