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关心亮)“双十一”来临,全市各大卖场促销活动及网购狂欢逐步进入高潮,市工商局结合今年网购新政及网购投诉热点,积极履行职责,提前做好功课,加强各大卖场和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及时发布消费警示,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购物和网络消费环境。截至目前,该局已经巡查辖区的网络经营户1280户次,查处网络类违法案件15起,总案值达40.5万元。

及时完成648户网络经营主体网上建档。该局借助全省网络诚信交易服务网,进一步充实完善网络交易监测、技术保障、指挥协调功能。运用公共搜索引擎和垂直搜索引擎,采用网上巡查与实地巡查相结合、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向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网页浏览、关键词搜索、现场检查、经济户口信息比对等途径,对辖区各大促销专场及网络经营主体实施动态监管,并及时完成了648户网络经营主体的网上建档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联动执法机制,加强与公安、通信、网络技术服务企业等的沟通和协作,积极争取支持,提高监管效能。

及时开展辖区网络经营主体行政指导。根据今年以来12315举报投诉中心受理的网络消费投诉情况,该局于11月6日对本市的团购网、房产网、购酒网、淘信阳、窝窝团及入驻信阳的苏宁等15家大型购物网站、电商进行行政约谈,对国家工商总局近期出台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指引》、《网络交易平台格式条款规范指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学习解读,听取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对工商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报了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假打折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及违法广告、不公平格式条款和不合理附加要求、虚假信用评价等问题,再次要求电商依法诚信开展网络促销活动,以实际行动认真回应社会期待;加强自律经营行为,积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及时整改促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建立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将新《消法》“七天无理由退货”落到实处;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保障网购平台的正常运行,制定物流配送应急预案,在配送不及时或其他紧急情况下,要向消费者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

适时发布“双十一”期间网络购物消费预警。该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施“消费预警机制”,对经营实体在本辖区范围内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消费咨询、12315投诉和举报案件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通过工商红盾网、红盾微博及信阳电视台滚动字幕,适时发布“双十一”期间的消费预警,并从网店设置退换货障碍、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网店涉嫌欺诈行为及因交易集中造成的商家发货延迟、快递送货超期等情况,提醒广大市民和消费者做好心理准备,谨慎防范网购风险。同时,向社会公布网购维权渠道,并从明确网购消费者享有“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换”的例外情况、网购售后注意事项等方面,进一步公开网络维权依据,积极引导市民和消费者强化理性、健康、安全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