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瑜珊

最近,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上海地铁2号线与1号线的差距—中国设计与德国设计的差距》,读后颇有感触。

文章称,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知道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忽略了,比如一号线设计了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的三级台阶、在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装一条能让乘客产生“警惕”意识的装饰线、安装了让乘客免于掉下站台的站台门等等。这些被二号线所忽略了的细节,其造成的结果就是二号线的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与德国人相比,我们缺乏的是聪明才智吗?不是,缺的是对“精细”的执着。今天,当我们把视角聚焦到城市的街头巷尾,去“放大”城市的“细节”时,很遗憾地,我们仍能发现许多不完美的地方:损坏了而没有及时更换的路灯、大街小巷坑洼不平的路面、人行步道上暗藏的“绊马索”、破损残缺的园林小品、缺“胳膊少腿”的霓虹招牌,还有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的缺失、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滞后等等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问题,在很多城市的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些,给市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应该引起广大城市决策者、建设者、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黑格尔有一句美学名言:“上帝惊叹细节”。看一个城市有没有品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是“以人为本”,很直接地反映在这个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细节上。细节处理得好,市民就会感到方便舒适;处理得不好,就会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关注细节,是城市进步的标志和动力,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认真审视城市建设中的细节,正视细节上的缺憾,“大”处着眼,“小”处点睛;“难”处着力,“细”处传情,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细节不美的问题,会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变得更加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