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新俊
编者按:当前,能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建筑节能更是受到了人们重点关注。推广建筑节能有何意义?我市建筑节能发展经过怎样历程?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建筑节能?为此,记者于近日采访了市住建局副局长张家兵。
记者:何为建筑节能?
张: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具体体现在,建筑物在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执行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等途径,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记者:推广建筑节能有何重要意义?
张:建筑节能作为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关系到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环节,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传统能源日趋枯竭,能源问题更加突出。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记者:我市建筑节能发展历程及现状?
张:相比之下,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我市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住建厅的有力指导下,根据日常工作实际并结合兄弟地市先进管理经验,通过不断探索,在建筑节能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绿色节能保温建材的推广与应用、建筑节能专项工作宣传与开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体来看,我市建筑节能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宣传推广阶段。2006年。我省开始全面执行《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的新标准,之后我市严格按照省住建厅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对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宣传力度,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广大群众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认识。第二个阶段是逐步规范阶段。2008年以后,我们将工作重心由之前的政府引导向强力推进、逐步规范转变,由以前的“示范宣传”变为节能措施“全部做”、“做得好”。为此,市住建局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制定并出台了与之配套的管理性文件,积极推动节能保温行业发展;二是加大对全市在建节能项目的日常监管力度,加强节能保温市场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大对违规施工项目的处罚力度,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实施水平。第三个阶段是探索创新阶段,也就是现在所处的阶段。即随着建筑节能不断深入推进,新的节能专项工作不断涌现,建筑节能工作重心向专项工作转移。许多工作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只能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来推动相关工作开展。例如我们之前推广的珍珠岩外墙外保温系统、绿色建筑及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通过近6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市建筑节能执行率、实施率均到达100%,全市建筑节能行业正朝着规模化、科技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记者:请您谈谈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发展?
张:总结起来,我觉得有四点——
一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建筑节能宣传活动,加强建筑节能常识的普及和推广,营造全社会节能意识;定期收集整理与发布国内外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政策等信息资料,积极组织建设工程参建各方及保温建材生产企业分期分批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促进全市建筑节能实施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是加大投入。加强与省住建厅及市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认真落实国家、省、市鼓励建筑节能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拓展建筑节能专项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同时,参照部分兄弟地市做法,利用好墙改专项基金,支持我市包括珍珠岩绿色保温建材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及绿色建筑推广等在内的建筑节能专项工作发展。
三是示范带动。在继续抓好新建建筑节能的基础上,将旧城区综合整治、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作为工作重点,广泛开展建筑节能试点,把绿色、环保、低碳理念融入项目的建设与改造全过程,努力实现节水、节地、节材并举。通过试点引导,示范带动,认真积累推广建筑节能的经验和做法,改进和完善工作中的失误与不足,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推进。
四是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发展长效机制。按照“低消耗、高效率”原则,结合建筑节能发展方向及目前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建筑节能工作机制和运作方式,完善节能建筑发展模式和体系,逐步探索并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发展长效机制。同时,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出分阶段实施建筑节能的规划,确定近期建筑节能工作重点,做到目标明确、计划明确、任务和责任明确。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