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征
钢筋,犹如建筑的筋骨,其结实与否,关系到建筑健康不健康,安全不安全。所谓“瘦身”钢筋,是指将正常钢筋拉长后再用于房屋建设,目的是减少建设成本。专家指出,钢筋“瘦身”被拉长之后原本延伸性遭到破坏,突破拉伸安全极限,一旦发生地震,建筑物容易垮塌。“瘦身”钢筋的危害除了抗震性下降,房子的承重力也会下降,楼越高危害越严重。
2010年,在西安“瘦身”钢筋事件中,这种钢筋加工点不下100家,超拉钢筋这一“产业”已颇具规模,钢筋“瘦身”也成为一些贪婪者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达成默契的一条“潜规则”。2011年,甘肃兰州建材市场上,销售规格25毫米的带肋钢筋内径只有22毫米,销售规格22毫米的带肋钢筋内径则20.5毫米,被称为建筑“筋络”的钢筋被不断“瘦身”,偏差超出国标4倍,且公然售卖,俨然形成了“供销两旺”的局面。今年6月下旬,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国家一直三令五申禁止使用“瘦身”钢筋,为什么南阳还有这么多工地明目张胆加工使用,难道没有人管吗?“瘦身”钢筋问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安全,而明目张胆违规加工使用“瘦身”钢筋,为什么就管不了?其背后是谁在牟私利?今后到底应该怎么管?这些问题如果查不明白,办不明白,“瘦身”钢筋就不可能绝迹,就会贻害无穷。
不难看出,如此“瘦身”钢筋就是把正常的钢筋被人为地拉细拉长,这样的“瘦身”钢筋会给建筑留下致命隐患,也是造成许多豆腐渣工程的原因之一。钢筋这般瘦,用它搭的房子岂能牢固?看来,我们时有耳闻的楼歪歪、楼倒倒……该是“瘦身”钢筋的贡献!究其原因,“瘦身”钢筋的“发明”和它在建筑上的被使用,初始的动力是经济利益,以至于大行其道的背后就是追求高额利润的贪婪者丑恶的嘴脸。建筑商通过偷工减料,不仅不需要支付加工费用,甚至还向加工企业收取回扣,但其危害性却远非经济利益可以概括。“瘦身”的钢筋影响了建筑物的承载力,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在钢筋的延伸性被破坏后,当地震来临,楼房倒塌的过程就会由缓慢变得迅速,逃生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它对建筑质量安全的影响是致命的。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戴军算了一笔账,规格10毫米的钢筋1吨应该是1620米,而从10毫米拉到9毫米,一吨变成整整2000米。用这中间“长出”的380米钢筋乘以9毫米钢筋的每米重量0.4998公斤,可以算出一吨钢筋从10毫米拉到9毫米会“多出”190公斤。按每吨钢材4000元算,190公斤钢筋价值760元,这就是加工厂和建筑商赚的“猫腻”。因此,违规拉长的每个“0.1毫米”中隐含着巨大的利润。
“瘦”了钢筋“肥”了谁?如果我们拿起监管的“铁扫帚”,“瘦身”钢筋就无处遁形。令人欣慰的是,近期我市住建部门会同有关方面对已经使用“瘦身”钢筋进行了查处,不仅让建筑商、加工厂无利可得,而且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应追究建筑商的责任,而且要追究监理单位的责任……如果我们对待不法商人过于仁慈,结果不但不能刹住“瘦身”钢筋的使用,可能还会让更多的人学会这一偷工减料的经验。这,也是值得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