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近日,一位因工作关系即将移民瑞典的朋友在朋友圈中发了一条微信,他欣喜地向大家贴图报告儿子上学前班了,并且是国学班,位置在北京西城区一个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内。他说:“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现在的孩子不能光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圣诞节、迪斯尼乐园,还要知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凡出言,信为先’……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精华。”他说,即便到了瑞典,他也会让孩子将国学学习进行到底,因为这会让他的一生受益。

当今,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国学,出现这种现象是国人反思的结果。外国思潮的进入,使得人们冷落、轻视或者说遗忘了传统文化,而国学热的兴起,则让我们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回归。什么是国学呢?笔者“百度”了一下。国学,是一个国家国民智慧的结晶,历史和文化的基础。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等观点,滋润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成为中华民族居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的精神与灵魂支柱。

社会进入多元化时代,各种思潮泛滥,对孩子的成长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许多孩子任性、自私狭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合作与分享能力差……少年强,则中国强。很难想象,如果一代人道德感缺失,我们的祖国将会面对什么样的未来?拥有传统的文化修养和自身的人文涵养是一个人立人之本、立业之本、立家之本,这样的人多了,国家就有兴旺发达的基础保证与道德资本。

儿童时期犹如一张白纸,处于生命中吸纳力与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而国学智慧浩如烟海,汇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和美德,讲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通过国学启蒙,一定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一颗明事懂理的种子,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形成其一生为人处世的底色。同时,通过对国学的传承和学习,孩子们会对拥有灿烂文明的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国学教育,是父母和老师应给予孩子的一份丰硕的成长礼物。所以,国学教育请从娃娃抓起,让孩子读圣贤书,立君子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