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
近年来,在建设新农村中,各地农村在村主要村道上摆放了供村民盛放生活垃圾的垃圾箱,有的村还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垃圾清理,不失为一项改善农村民居生活条件的利民之举。
然而,近日笔者在一些乡村看到,个别村庄的垃圾箱里并未见多少垃圾,而垃圾箱旁却是垃圾遍地,堆积如山。有的村民仍旧习惯性地将垃圾倒在家门口,丝毫不在意垃圾箱的存在,致使垃圾箱形同虚设,成了“摆设”,实在令人可惜。
笔者以为,要改变村民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政策上讲,应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文明素质上下功夫,加大对村民的文化、科技、卫生等知识教育培训力度。从农村自身上来讲,一方面在各种便民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当更多地考虑到当地实际和农民的现实情况,以便让这些基础设施更好更便捷地适宜于村民需要;另一方面应在村规民约、村民自治和相互监督上下功夫,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规范不文明行为,从而达到提升乡风文明程度的目标。
总之,一句话,要管好用好农村“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