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日前,省委书记郭庚茂到信阳调研时指出,信阳要抓好三件大事,持续打好翻身仗,实现弯道超车。为此,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明确提出要加强五个研究,也就是研究自身优势、研究发展定位、研究主攻方向、研究重大项目、研究保障措施。这就需要我们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首先要研究自身优势,不断提振信心,更加奋发有为,为“四个河南”建设增光添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个位数增长的“新常态”,许多方面处于调整期。就全局而言,调整期也是分化期、转化期;就信阳区域来说,调整期既是挑战期,又是机遇期。必须充分认识到,调整期是个大转折,面临着产业重新布局、企业重新洗牌、新机遇不断涌现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原来快的可能会慢下来;原来后进的可能会弯道超车,后来居上,打个翻身仗,也可能被甩得更远。就全局来看,此时的经济运行处在一个“弯道”的拐点上;就信阳来看,此时正是实现跨越式发展、超越他人的大好良机,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弯道超车,是比喻在拐弯处比直线跑道上更容易超越他人。弯道有距离所限、有时速限制、更有规则要求,因此,在同等条件下要想弯道超车,只有综合审视自身优势,才能准确判断,正确决策,科学发展,才能持续打好翻身仗。
客观地说,优势与劣势都是相对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优势也有可能变成劣势,劣势也有可能变成优势。近年来,信阳按照省委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的部署,实施了“一市一区两基地一枢纽”战略,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后发优势日益凸现:原来不沿海、不靠边,远离城市群的相对劣势,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大转移中,因为交通便利形成了独特的前沿优势;原来周期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慢的相对劣势,近年来厚积薄发,成为宜居城市和招商引资的生态优势;原来大量劳务输出、人才外流的相对劣势,因为多年持续筑巢引凤,现在呈现出回报家乡“凤返巢”的民智优势。特别是全市产业集聚区的一些“无中生有”的新兴产业,形成了明显的集群效应。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日益提升,形成了干事创业、善做善成的良好局面。这样的好基础,有利于长远发展、加快发展。
自知者明。信阳自身的优势有哪些?怎样不断创造优势、培育优势、放大优势?怎样让优势更优、谋求发展?这些研究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为了寻求突破。对信阳来说,“新常态”是难得的外因;三大优势、大好局面、干群齐心是难得的内因。只要我们将这样的外因与内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好、发挥好,想方设法让优势化为机遇、让机遇形成产业、让产业支撑发展,就一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信阳更多地为“四个河南”建设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