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一查,那人是警卫团四连副连长,还是个战斗英雄。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首长专门为这件事开会,最后决定,为了严肃军纪,召开公判大会,枪毙那位副连长。公判大会时,群众纷纷求情。那位副连长抱头痛哭:“我……我犯了纪律,杀我应当。可我死得太窝囊了,将来回到太行山了,见到了我们家里人,你们就说我是打仗死的……”那位副连长被枪毙后,震惊了当地老乡,他们很后悔地说:“这是真正的八路军,以后我们不要跑了。”“要是知道部队纪律这么严,我们自己就先把粉条拿出来,也不会枪毙他了!”
部队粮草供给相当困难,不得不向当地老百姓征集,其中许多老百姓主动无偿支援。听说一个老红军家属,家里仅有3升米却硬要拿出2升米来支援大军,刘邓首长深为感动,认为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越要为群众利益着想。于是,在1947年的一个秋夜,刘邓面对面坐在一张矮小的桌子旁,点起一盏木梓油灯,草拟了一份《粮草通知》:“部队征集粮草一定要给钱,未付钱的要打借条,同时要向老百姓说明白,革命胜利后,我们一定如数还清。”次日,《粮草通知》便在直属部队贯彻执行。
大雪刚停,邓小平率前敌指挥所夜行来到商城熊家畈宿营。像往日一样,邓小平用自己的膝盖当桌子办完公,再入睡。同志们要为邓小平借张椅子,邓小平说:不需要麻烦群众的事,尽量莫麻烦群众。次日,警卫员拿来两捆稻草,要为邓小平烧火取暖,邓小平连忙制止。警卫员说明是花钱买来的。“买来的也不行。”邓小平边说边搓手跺脚,伸伸胳膊,又继续说:“我这不是很暖和吗?你们要知道,稻草是老乡喂牛的饲料,烧了太可惜了!”警卫员只得将稻草还给了老乡。此后,部队没有一个人用稻草烧火取暖了。
1948年1月,邓小平政委到一分区检查工作。在商(城)南黑河村住在一个老乡家。老乡说,前一天解放军在湾子里打土匪,把他的牛牵走了。邓小平问是怎么回事?老乡说,牛原先是被土匪抢走了,解放军一打,土匪扔下便跑,就让解放军拾到了。等老乡去认领时,队伍已经走远了。邓小平答应帮老乡调查。第二天,邓小平翻过锯儿齿,走进金寨县地区,在一户贫农家宿营时遇上了工作队。恰巧就是他们前一天在黑河剿匪,并且确实牵来了一头牛。邓小平马上叫他们把牛送还老乡,并说:“你们怎么不去想一想土匪的牛是从哪里来的?凡事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对群众有利的就做,否则就不做。一切行动都要以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新区工作,尤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当听说工作队把牛还给老乡后,邓小平非常满意,点点头温和地说:“这样就很好,不要认为这是件小事情。严守纪律、关心群众,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大别山立足生根的大事。破坏纪律、脱离群众,是自掘坟墓。”
1948年2月7日,农历新年快到了。这也是刘邓大军进大别山后的第一个春节。为了过好节日,战士们自己动手办年货:下河摸虾捉鱼,上山采木耳、打野免。一天,当地干部叫战士舀干一口山塘,捉了几百斤鱼。正当大家兴高采烈地欢呼时,邓政委从山坡小路走了过来,见此情景,先是对大家在艰苦条件下仍保持饱满乐观的情绪予以鼓励,继而问询道:“这鱼给钱了吗?”“没有,是地方干部批准的塘,鱼不要钱。”大家如实汇报。邓小平又说:“塘里的水,放到哪里去了?”一个战士答:“流走了。”问清情况后,邓小平态度严肃地批评说:“鱼是群众养的,不给钱,还行?大别山上水贵如油,群众靠它养鱼种稻子,白白流失了,太可惜,我们绝不能‘竭泽而渔’啊!吃鱼要给钱,还要帮助群众引水灌塘,这些都不是小事!”部队很快付给了鱼款,还派一连人,扛起锄头、铁镐和铁锹,沿山挖涧,引水灌塘。
邓小平在创建大别山解放区期间就是这样亲民爱民的。至今,大别山人民还传颂着许多关于邓小平严明军纪、关心群众疾苦的感人故事。
(整理 孙 伟 董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