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1813.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5.7亿元。为打造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选择以北方广大旅游客源市场为突破口,以差异化优势,每年在郑州、北京、天津举办推介会、投放户外媒体广告,加大宣传力度。投入300多万元参与“记忆中原·老家河南”在央视宣传,投入200多万元在北京、郑州和武汉高铁站投放30秒旅游形象广告,持续宣传重点旅游景区。开行3列“信阳号”(北京至信阳)旅游专列。2011年至2013年旅游业累计完成投资89.9亿元。先后实施以黄柏山、金刚台、西九华山、大苏山净居寺、汤泉池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温泉度假区开发;以信阳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新县苏区首府系列景区、光山王大湾会议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经典景区建设;以浉河新八景、百花园、北湖度假区、浉河区灵龙湖旅游区为代表的城市休闲区开发;以平桥郝堂、南湾湖肖家河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开发。

金融服务效益凸显。金融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2011年-2013年,全市金融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0.25亿元,“十二五”期间平均增长率达到21.07%;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1年的6.8%提高到2013年7.7%。民生银行、洛阳银行、安邦人寿、太平财险相继开业;信阳银行、珠江村镇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罗山、新县农商行改制成功。近三年来,全市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融资4亿元,产股权市场融资17.8亿元,信托类市场融资32.2亿元,资本运作市场融资66.5亿元。

文化产业从初见成效。我市投资近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信阳时空之旅》梦幻剧正式投入运营,鸡公山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内的鸡公山温泉度假村项目已于2014年初正式投入运营,实施了以黄国古城、固始根亲博物馆、蒋国故城为代表的寻根圣地开发;以走读淮河博物馆、楚王城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体验区正在建设,浉河灵龙湖茶文化生态旅游区项目与中国老子基金会签订框架协议并进入规划实施阶段。

“两区”建设稳步推进。.我市规划建设的8个个商务中心区和3个特色商业区,除平桥区特色商务区因选址问题等待调规外,其他10个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已通过省评审并批复。截至目前,全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已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5个,在建项目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