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记者来到商城县赤城办事处,小院里两棵700多年三人合抱的扁柏古树首先映入眼帘,其中一棵树上还寄生了泡桐和皮树。据悉,这儿曾是一座文庙,古时人们在这里祭祀孔子、祈福纳祥、祈愿平安。几百年后的今天,赤城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为维护城区的和谐稳定,正为城区百姓大小事宜而忙碌。

镜头一:联动巡防护佑美丽乡村

“这是我们这个月的排查情况表。”记者采访时,商城县盐业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给赤城办事处综治办送来当月的《矛盾纠纷排查表》。

记者询问得知,原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商城县政法委委托赤城办事处开展城区的平安建设工作。按照矛盾排查月报制度,每月22日起,各单位、街村等综治成员单位都要向赤城办事处综治委报送每月信访、矛盾情况,已经形成惯例。

赤城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综治委主任花少锋介绍说:“近年来,赤城办事处综治委不负重托,代表全县多次迎接省、市、县各级领导部门的检查考核,平安建设工作连续4年、信访工作连续6年受到了市委表彰,并被省委政法委推荐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以前,城区周边总爱来小偷,家门口的世界桂花博览园总有不法分子来盗窃名贵树种,这下好了,摄像头会将这一切看得一清二楚。”村民李忠海说。创建“五个一”平安村,赤城办事处率先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培山村组建了一只7人的巡逻队,购买了手电、警棍、头盔、木棍等器械,安装了5个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并制作平安建设宣传展板,完善了一整套应急预案。

镜头二:“有困难请找我哦”

在商城县城各居民区的巷弄里,总能看到一个有网格员信息及联系方式的小展板张贴在墙上,一句“有事没事常联系,有困难请找我哦”的标语亲切而醒目。

“我一直住在这一块儿,网格里的居民我都熟悉,谁家有几口人、家庭状况俺都知道,这儿门面啥时候换租了,出租屋里来人、去人俺都晓得。”三里桥居委会第九网格员蒋平说。

去年,赤城办事处在东街和三里桥社区试行网格化管理。根据社区功能、居住人员情况等,每个社区按300户至500户、人口1000人至1500人为单位,划分为若干管理网格。网格管理员受社区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负责向社区汇报工作、反馈信息。

26日下午,记者来到三里桥社区的一个小区,“真是俺的好邻居,好网格员,好闺女。”丁老太对来看望她的三里桥社区第三网格员李顺英说,“谢谢你帮俺反映情况修好了俺的老房子!”

贫困老人丁老太住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李顺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帮助她修葺了房屋。“以前一到下雨天我就担心,害怕渗水房屋会坍塌,现在安心多了。”李顺英说。

东街社区某小区的卫生保洁员熊笃贵对记者说:“别看俺只是个保洁员,每天打扫两遍,小区里有啥可疑人物我一眼都能看得出来。当然啦,有可疑人物我都会及时向社区报告。”

今年,在三里桥、东街社区试行网格化管理的成功探索基础上,赤城办事处正在全城区所有社区全面推广。实行网格管理员、卫生保洁员、治安协管员“三位一体”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了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网格管理员三级组织网络,公开选聘了115名热心公益事业、有较强责任心、对本辖区情况熟悉、有一定威信和调解能力的居民担任网格管理员,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精细化、无缝隙的社区管理服务,大大提升城区平安建设水平。

镜头三:特殊群体需要特殊关爱

“花书记,您啥时候有时间,我刚领了第一份工资,想请您吃顿饭行吗?”

方某,复员军人,曾被安置到赤城办事处上班,2005年机构改革时分流下岗。在外经营不善,要求回来上岗,上访不断,言语、行动过激。通过调查走访,办事处认为其被分流下岗是符合政策的,但也发现方某家房子属于严重危房,上有老母亲,下有2岁孩子,妻子离家出走,家庭确实困难。办事处特事特办,在汛期来临之前为其申请了一套公租房,并积极协调为其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现在妻子回来了,一家老小搬进新居,开始了新的生活。“是党和政府挽救了我的家庭,今后我一定踏踏实实干工作,一定不负关爱。”方某感慨地说。

家住南关的精神病患者陈某某的母亲贺裕珍曾有一个优秀的儿子,2009年,因高考不顺陈某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贺裕珍第一个丈夫去世,第二次婚姻也以离婚告终,接连遭受打击的她对孩子无能为力。6月份,陈某某病发将邻居一老汉打伤。接警后,办事处立即垫资将陈某某送到精神病院医治,为贺裕珍申请了低保,并在民政局申请了一笔救助资金。邻居老汉得知情况后,感慨地说:“可怜的孩子得到了系统的治疗,病情有明显好转,以后我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在赤城办事处综治办,工作人员打开档案柜,记者看到涉军、涉核、涉教、精神病患者、下岗职工、社区矫正人员等的信息都有详细记录。“我们可以做到在最快的时间里调出某某住哪、联系电话、监护人等信息,一旦有情况,可以快速做出反应。”花少锋说,“不光如此,对于生活较为困难的重点人员,我们用实实在在的帮助、救济去感化他们,从而达到真正的关注和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