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靖 曹新俊

8月的信阳,禾苗青青,满目繁茂。驱车行驶在广袤的山野田间,记者看到,水稻田里一片碧绿青翠,已经抽穗的早稻向人们展示着勃勃生机。

“截至8月14日,全市受旱(轻旱)面积0.6万亩,全部集中在平桥区的西大岗,其他县区的旱情全部解除了。”8月15日,在接受采访时,市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张金斌告诉记者。

从2009年至今,我市已经连续5年干旱。2013年1月1日至8月22日,全市累计降雨521毫米,全市秋作物受旱总面积达277.4万亩;2014年1月至7月,全市累计降雨614毫米,降雨量虽比去年多,但较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739毫米偏少16.9%,全市抗旱形势依然严峻。

天象难改,人有能动。连年的干旱,锻造了我市抗击干旱的能力,让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水利部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抗旱机制:变应急式抗旱为常态化抗旱,未雨绸缪、遇险能控。这也是近年来我市防汛抗旱工作遵循的基本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把过去干旱发生后才干的活儿变成日常工作。针对以往抗旱中发生的问题,结合水利工程现有水源和抗旱设施情况,分析今年可能发生旱情的区域,有针对性地细化完善各项抗旱应急措施,切实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张金斌告诉记者。

“拿今年来说,3月份通常是我市干旱的时节,去冬今春,我们就提早做了大量的小型水源工程和应急工程建设工作,包括水库除险加固、渠道整修等,做好了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的各项准备工作。因此,今年我们的抗旱应对更从容,抗旱保秋形势较好。”张金斌说。

记者了解到,去冬今春以来,我市各县区通过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修、新建塘堰2917口,整修配套渠道75公里,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50座,新打机井1650眼,更新改造小型固定提灌站133座,为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

“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共536.9万亩,整体上长势良好,水利工程是确保绝大多数水稻田水源充足的关键。”市水利局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指导站站长张宏建分析说,由于多种原因,每年的水利工程设施都会不同程度受损,能不能事先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利工程发挥的效益,所以在工作上要未雨绸缪,切勿临渴掘井。

从应急走向常态,把经验变为制度,从而在连年干旱中赢得了抗旱减灾的主动权,使全市抗旱工作更有效。这是我市抗旱保秋的另一个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