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宁

对于家境不富裕但是勤勉的大学生来说,暑期兼职能获得一些收入,同时也为家里减轻了负担,不仅如此,暑期兼职还可为自己以后进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可谓一举多得。而随着大学生暑期兼职的持续升温,各种中介机构也瞄准了这块“蛋糕”。形形色色的中介机构充斥在同学们的视野中,实体中介机构、网络信息乃至满大街张贴的小广告,都成为了大学生兼职的信息来源。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如何甄别真假信息,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都是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网上关于大学生暑期兼职被骗的新闻层出不穷,无一例外地涉及工资拖欠、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虚假等,更有甚者,还出现大学生在暑期兼职时遭遇人身伤害的事件。一些“黑中介”和不法之徒瞄上涉世不深、找工作心切的学生们,假招工真骗钱骗色。去年7月,安阳工学院的90名大学生被“黑中介”带到上海打工,被骗得身无分文,钱未赚到“世面”算是见识了一回。还有湖南某大学一位女生,被一名男子以“找家教补习英语四级”为由带走后遇害。

频发的悲剧给正在暑假兼职的大学生敲响了警钟,规范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市场秩序、保障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及维护其经济利益也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大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而且短期的兼职用人单位往往也不会签订用工合同。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建议:第一,应当去那些有正规营业执照的中介机构。网络、小广告首先被大学生所关注,他们往往只考虑经济收益而忽略自身安全,所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会求助无门。第二,大学生在兼职时要尽量与对方签订正规、公平的文本合同,有异议要及时提出。如果实在无法签订书面协议,可以通过口头约定并且录音录像保存证据,以供日后维权所需。第三,保护好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要随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私密信息。赚多少钱或者能力得到多少锻炼虽然很重要,但保证自己的安全才是前提条件。此外,在自身权益遭到侵犯时,大学生不应怠于、羞于维权,应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勇于向侵权行为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