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 炜

“我们通过互助的形式,支持一位昔日同窗治病,但现在问题是光资助他看病还不够,他目前的情况太特殊了,我们一筹莫展,真不知道接下来,爱心接力棒该交给谁?”昨日,老家在商城县、现在广州工作的姜健打通了本报的热线电话,向记者寻求帮助。

据姜健介绍,今年春节回老家时,听说当年一起在商城高中就读的老同学陈磊精神不正常,便和几个同学相约去看望。眼前身穿破旧的黄色军大衣、精神萎靡、神情恍惚、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的陈磊,让在场的同学们潸然泪下……

经过了解得知,曾经的陈磊,怀揣着远航的梦想,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海事大学轮机专业,1997年毕业后顺利进入上海航道局工作。然而,当面临事业、家庭压力的时候,他没有能坚强地挺过去。2002年,陈磊在远航出海途中突患精神分裂症,随后在上海和商城精神病医院多次辗转求医,都因无人监护照顾、生活环境差等原因反复发作。噩梦开始纠缠着他,妻子不堪忍受他的病情不稳而离去。2003年他被迫离开原单位,回到家乡。2008年,养父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仍不忘记叮嘱他,一定要坚持吃药,然而农村有限的治疗条件,邻里的冷漠,让陈磊始终无法摆脱病魔的困扰。

面对如此凄凉悲伤的一幕,姜健决定号召昔日同窗对陈磊进行捐助,号召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曾经一起同窗、同桌!我们曾经一起举杯畅饮,感想未来!当同学落难的时候,让我们一起试着来挽回一个逝去的青春,帮助曾经风华正茂的陈磊,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和我们一起幸福生活!兹发起为陈磊捐助行动,以改善陈磊的病情和居住条件。他真的很需要我们!

这是一次让人无比感动的救助行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信阳、商城等各地的同学们积极响应,自今年2月9日至2月16日一周时间,姜健本人带头捐款2万元,70多名同学参与,共筹集善款24万元。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李文俊博士得知消息后,不仅第一时间捐款,还提供了很好的治疗方案……捐款的同时,同学们也开始了陈磊住院的交接之旅:3月10日,在商城县同学们的精心安排下,陈磊顺利入住商城县精神病院,5月12日,被转入河南省精神病院。经过4个月的强化医疗,陈磊的病情已经得到很大改善,感人至深的手足之情也感染着医护人员。省精神病院的主治医生这样说:“陈磊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有这么多同学无私的关爱!”同学们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会继续把爱心接力延续下去。”

然而,陈磊这样的病情,必须及时地监护吃药,可他的身世很特殊,5岁时抱养他的亲姑姑,现已是耄耋之年,无力监护他,而他的生父生母都卧病在床,亲生姊妹感情疏远,都在外地打工,无能为力。同学们试着联系当地的社会保障部门,但因为陈磊的户口还在上海,无法享受本地的社会医疗保障。于是,问题来了,7月11日,是陈磊出院的日子,面临一个纠结的难题是:谁可以来监护他!同学们的爱心接力棒该交给谁?

“举目无亲的状况让他的病情根本就无法得到改善,凄凉的无助感,时刻包围着陈磊,同学们不忘20年的友情在积极奔走。如果他的亲人和当地政府、邻里能多点关怀,或许,陈磊的病情会尽快得到根本性改善!”姜健在放下电话之前还不停地说:“让我们一起为陈磊加油,我们不愿、也不能放弃他,一定让他感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温暖,我们呼唤正能量,做到这一点,应该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