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 浩 通讯员 李 鹏)又是一年麦收时,淮河大地麦浪滚。6月13日,记者走进淮滨县大片大片的麦地,昔日农民汗流浃背“挥镰割麦”、“碌碡打场”、“摊晒粮食”等麦收忙碌的景象已荡然无存,不少新鲜事却浮现眼前,让记者感到新奇。

麦秸秆不烧能赚钱。上午,记者刚到淮滨县三空桥乡阳光农机合作社地头,就看到秸秆打捆机来回穿梭,“响应政府号召,秸秆坚决不烧”的宣传条幅地头悬挂。

“秸秆在我们这里都是‘宝贝’,没人烧,都在‘抢’!”三空桥乡阳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亚军说,“我们合作社有57台打捆机,覆盖包括三空桥乡及周边乡镇的近9万亩土地,年处理10万吨秸秆。农民不用动手,麦秸地头赚钱。”

“以前农民觉得麦秸秆没什么用处,很多人偷着烧,既污染环境,又破坏土壤结构。现在麦秸秆变成钱,没人烧,一斤麦秸秆能卖0.2元钱,一亩地700斤麦秸秆能为农民增收100多元。今年阳光农机合作社派秸秆打捆机到地头收,我家6亩秸秆就卖了800多块钱,让我省心省时又得利,再也不会烧麦秸了。”三空桥乡农民简向华对秸秆回收很满意。

镰刀麦场都“下岗”。“现在收麦省事多了。”淮滨县王家岗乡马关农民杨世海老汉说,“以前全靠人用镰刀割麦,打场晒粮,又收又种,少说也得折腾十来天。如今,联合收割机收脱一遍清,不管晴天阴天,麦子在地头就卖了,镰刀和麦场都‘下岗’了。”

外出劳力不返乡。淮滨县有近30万劳力在外务工,往年农忙时,都会形成十来天的返乡务农高峰。而今年,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农民工返乡。芦集乡返乡农民工徐学银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他在上海打工,往返一趟车旅费加上误工收入一般在2000元左右,而自己家10亩地的小麦采用机收、请人帮工夏种的总投入还不超过1000元。为帮助家中无劳力的农户搞好夏收夏种,在政府的引导下,淮滨县农村出现了许多“农民钟点工”,既提高了钟点工的收入,又解决了种粮户缺少劳力的问题。

收了就卖真方便。下午,记者在马集镇陈楼村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方看到,粮食部门把收购点设在了田间地头,装满粮食的车辆排队等着过磅。“现在农民收麦轻松得很,麦子是机器收的,收完在地头就能换成钱。粮食部门考虑得真周到啊!”村民谢时营笑着说,“现在国库有粮食烘干设备,粮食收了直接就卖了。不怕下雨,不怕路滑,不用晒粮食,多方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