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记者 叶昌元
位于豫南的信阳市毗邻皖、鄂,淮河迤逦其北,大别山雄踞其南,森林覆盖率达到34.44%,部分县区高达70%以上,河溪纵横,水库近900座,山区和丘陵占总面积的3/4以上。这种地貌上,全境1.8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承载了85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达到450人。信阳是怎么利用自己的发展空间和资源的?
护生态:青山为证湖为鉴
信阳毛尖名闻天下,于1915年与茅台酒一起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时人戏称“二毛(茅)”。信阳现有茶园210万亩,一大批制茶企业依托茶山创造出高附加值,与茶农共赢,多个企业老总跻身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家名为广义的茶叶公司就带动了周边3个贫困村的茶农脱贫致富,还设立茶叶研究院,开设博士工作站。
就在信阳市区的西边,茶山环抱南湾湖。实际上,这是一座水面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的水库,内有61个岛屿。湖水一度受到污染。在各界的努力下,2009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河南省信阳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1年年底,该湖被纳入国家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范围。经过治理,这里已经成为游客与猴、鸟等动物的共同乐园,成为了著名旅游景区。光是湖中所产之鱼就不知馋坏了多少游人。全市共打造了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鄂豫皖苏区红色首府等一批精品景区,创建了5个“4A”级景区、16个“3A”级景区,还有6个红色景区进入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名录。
除了茶叶、旅游之外,信阳也发展工信业。在市区旁边,有一座建在荒坡上的园区——信阳市产业集聚区。这里集聚了以泛蓝科技、天扬液晶、圆创磁电、星天空数码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其中不少从沿海地区转移而来。许多河南人都没想到,能买到家门口产的手机。在东森移动通信技术公司,记者听到对一款手机的介绍:便利店店主用它扫描店里商品的条形码,生产厂家就知道需要给这家店配送多少产品。
记者看到这里很多企业,包括制茶企业,多为无尘车间,工人们安静地在生产线上忙碌。厂房外、园区里也是同样的静谧。
求拓展:文化为根情为蔓
信阳市区一带作为周代申国所在地,曾被称为申城,它与另一座申城——上海有了一种天然缘分。实际上,上海这座申城及其母亲河黄浦江的名称来自其开发者、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而黄歇正出生于信阳辖区潢川县这块土地上。可能正是由于这种“亲戚”关系,信阳与上海方面的合作自然比较多。比如,起自南湾湖,流经市区、东汇淮河的浉河,其两岸的规划设计都出自同济大学。
信阳是一块文化厚土,这里在8000多年前就有成规模的农业,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多处。说近一点,这里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处——孔子周游列国所到的最南端,子路曾于此问津;这里出土的代表楚文明的战国编钟奏响了乐曲《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在太空播出;还出土了很多国宝级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
信阳人善于让这些过往的辉煌在今天仍不失色、发挥作用。唐代以陈元光、王审知为代表的信阳人将这里的文化传播到福建漳州。今天的信阳人通过发扬“根亲”文化,即能从闽南话里听出乡音。在信阳博物馆里,就有这两种语音的对比。由于包括黄姓(以黄歇为代表)在内的十几个大姓是从信阳走出去的,他们的后人深入发掘,光是关于中原与闽台关系的书籍就出版了不少,还录制了不少电视节目。新编历史剧《开漳圣王陈元光》等在多个省份和台湾地区演出,增进了两岸情谊。于是,一批台资金企业进来了。2011年,在产业集聚区内,台商电子科技园拔地而起,可解决8000人就业。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