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宏
信阳商城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在纸艺上兼有南北纸艺风格,注重明暗、疏密的对比关系,装饰表现较为独特,形成了豫南剪纸清新秀丽、剔透玲珑、栩栩如生、俗中透雅的艺术特点。商城县民间艺人朱华梅酷爱剪纸艺术,经过20余年的探索和研究,既继承了民间传统,又有创新和发展,其剪纸利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剪出简练、概括、稚拙感很强的作品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
朱华梅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这是一个山清水秀而又闭塞的地方,民风淳朴,民俗浓厚。逢年过节,街坊老奶奶剪出的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和变幻无穷的吉祥图案令幼年的朱华梅流连忘返。这些多姿多彩的喜花、窗花、灯花不仅唤醒了她的艺术天分,也使她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多年来尽管人生路上有着不尽的酸甜苦辣,学艺途中有着诸多的挫折坎坷,但她仍然没有放下心爱的剪刀,靠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剪开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1993年秋,朱华梅有幸结识了民间艺术大师泥猴张先生。泥猴张先生十分欣赏朱华梅的剪纸作品和她对艺术的执着,他对朱华梅说:“要掌握好剪纸技巧,就好像学习外语,你只有听懂了外国人的语言,才能和外国人交流,剪纸也是一样,只有弄明白了规律,才能和它对话,才能剪出好的作品。”经过泥猴张先生的点拨,朱华梅豁然开朗。于是,她深入生活,从原汁原味的现实生活中提炼素材,《磨豆腐》就是豫南农村极为常见的一幕:丝瓜架下,丈夫推磨,妻子添豆,夫妻之间默契的配合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原生态下男耕女织的场景。这个温馨甜美的意境又因为那只趴在地上懒洋洋的小花狗和丈夫含情脉脉注视着妻子的眼神而更加完美。这种看似不经意而又精心添加的细节在朱华梅的作品中俯拾皆是。如《纺线线》中的那盏油灯和男青年手中的那支箫都是意境营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朱华梅的作品很受欢迎,这些年每年都有好的作品问世并获奖。其剪纸作品《茶水寄深情》在省文化厅主办的河南省第二届剪纸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剪纸作品《大别山古塔》在中国首届“中华巧女”工艺大赛中荣获“中华巧女”证书;剪纸作品《春姑娘》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委宣传部等十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博览会展出并荣获银奖。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还特意与朱华梅合影留念,鼓励她继续努力,多出精品。
在剪纸的基础上,2006年,朱华梅开始探索树叶雕刻艺术创作。她利用树叶的形状、颜色、叶脉,把山水、云霞、花鸟、生灵等人间美好生活及向往用刻刀浓缩于方寸之间,使小小叶片展现无尽风采。她说,艺术的生命力源于生活。只有把握好生活中的细节,才能使艺术有持久的生命力。创作叶雕《温馨》灵感来自她到乡下采风时,偶然见到绿茵茵的草地上,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带着一群鸡宝宝觅食嬉戏的场景。绒球一样的小鸡是那么可爱,她觉得这个“家庭”实在太温馨了,于是激起了她的创作欲望,当即拿出纸笔,对这个场景进行了写生,经叶形的选用,展现出整个温馨的场面。
如今,朱华梅的作品造型大气浑厚,艺术想象力丰富大胆,剪刀在纸张上的操作技法运用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朱华梅成功了,也出名了,在商城县和信阳市的酒店宾馆,经常可以看到她的作品。朱华梅也因此成了多家媒体关注的焦点,河南卫视、信阳电视台以《杰出民间艺术人物朱华梅》为题对她进行了专访;香港一家杂志对她及她的作品作专题介绍。2006年,她的作品入选中国第三届艺术博览会精品展,她本人被评为河南省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家。其作品有百余件被《美术家》、《中国老人》、《中国艺术报》等报刊转载。著名文艺评论家柯文辉曾以“质朴清新、不拘一格”盛赞朱华梅的剪纸作品。
朱华梅明白,剪纸不仅仅是一门民间艺术,而且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如今,已经是中国民间美术学会河南分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的朱华梅要做的不仅仅是创作更多更好的剪纸作品,而且要把这门传统艺术传承下去,让世界为之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