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周 畅
金融贷款因“身份”受阻,享受政策“因人而异”,一些本应处在平等地位的市场主体,实际上却有着三六九等的区别。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场主体也不断多元化。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混合所有制企业到异彩纷呈的小微企业,不同的市场主体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曾经属于另类风景的民营企业等,越来越多地承担着创造社会财富、吸纳社会就业的社会功能,看似微小的经济细胞迸发出巨大的市场活力。社会创业中体现的自主创新意识也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所在。
现实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同样是融资,国有企业融资动辄上亿,民营企业却求贷艰难,“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尴尬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招商引资中国有企业有地、有钱、有政策优惠,民营企业却难以进入同等平台,即便进入也面临税费高、成本高等多重劣势。
中央领导明确提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建立公平的市场规则,需要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让不同的市场主体有在同等条件下优胜劣汰的机会,在平等的平台上各自创新,才能真正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