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火

一读黄麟先生的诗《心把明月寄母亲》我就惊呆了,想象大胆出奇,情感对接巧妙,语言文雅慰藉,诗歌气氛宁静清朗,胸怀阔大而情感深邃,可以说读了后不得不让人想说几句,与读者共享诗的快乐和愉悦。

我们欣赏《心把明月寄母亲》的母性意识。有人会说,写给母亲的诗当然具有母性意识,但一般人不会想到,黄麟先生在这首诗里是把“明月”和“母亲”参比着写的,相互隐喻,相互映照,无形中就升华了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母性意识。

在中国,母性意识大都说的是慈爱、包容、勤劳、坚韧、苦难、付出、呵护、希望等等,我们通常也把中国古老的瓷、玉喻为母性,毫无疑问母性意识也包括:孟母三迁、折扇而教、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陶母截发、贤良留宾;修母画荻、勤俭育子。母性意识还应包括:卧冰求鲤、孝感动天;乌鸦反哺、知恩图报;羊羔跪乳、爱比天大。

《心把明月寄母亲》不仅阐释了中国古老的这些母性意识,如“可怜月亮啊/只剩下腹内空空秋影瘦/飞离地球/却不肯远走”,并且写了母亲的无私奉献和深情厚义;如“她圣洁奉天职,母仪天下忍劳疚/她慷慨大度/不计盈亏升沉/照拂地球自强载物显风流”;写了母亲作为榜样的力量,无私的给予,成就他人掏空自己。

作者的高明在于,他不但用生动的诗歌语言和鲜明的诗歌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古老母性意识的源远流长,而且他赋予母性意识有了新的内容,那就是“恭敬”和“传承”。我们要对自己的母亲恭敬,我们要对大自然恭敬;我们要传承母亲对我们的教诲,我们要传承遵循大自然应有的规律。这和中国古老的“孝敬”“反哺”是不一样的,黄麟先生是站在宇宙、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阐释“恭敬”和“传承”的。

“水变幻着三种姿态/维系大自然的和谐平衡/赐予地球生命的情姤”。水,作为诗中月亮的儿子,这里所做的一切,是遵循了月亮的教诲,是受了月亮的感召,自己维持着生态平衡。“要学习水/善利万物,夫惟不争,故无尤/要善待水/他给了地球生命,为了人类祛污除垢”。水滋养生命,祛污除垢,无怨无悔,根本的原因在于月亮母亲的影响和教导,在于水知道把月亮母亲的美好意志传承下去。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是自然循环不已的根本保证。我觉得这是一种抒怀,是诗人抒发对母亲对大自然敬畏和爱护的情怀,也是一种告诫,告诫那些不孝子孙、破坏自然环境者,我们是“水”,有朝一日会与月亮母亲融为一体,成为“母亲”的一种。

下面,我们看看《心把明月寄母亲》的宇宙意识。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的问,确实问的是宇宙深处而遥远的事,当然回答这个问不能用天文学的知识,而用人类学诗学的感情,确实无任何人能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人类历史上就不断出现神话,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历朝历代的文人就不断在文学作品中探问。从屈原的《天问》,到汉朝的“何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到杜甫的“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到祝允明的“万籁萧萧微不便,露繁霜重月盈天”。不管多少人什么人,面对月亮、天河也只有寄托一份感情而矣。

而今天,《心把明月寄母亲》又是怎样关注宇宙自然,关注月亮母亲呢?

水是月亮的儿子/母恋子啊,月亮就绕着地球/遐情凝眸/无止无休/总是慈眉善目映衬着孩子/时时呵护自己的“心头肉”/地球的潮汐/是妈妈对儿子的问候/水的波澜/是儿子感念妈妈的乡愁。

这节诗的意象“水的波澜——乡愁”太新奇了,所以我过目不忘。乡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中国古典散文中,真的太多太多了,也到处是形象动人的比喻。“烽火连三日,家书抵万金”。“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到了现代余光中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席慕蓉有“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里黄麟先生又说:“水的波澜/是儿子感念妈妈的乡愁”。看起来,语言随着时代发展随着人的感情的变化,真的魅力无限。

这节诗从宇宙意识欣赏,是写了月亮、水、地球、人类、生命的相互依存相互呵护的关系,文字背后的意义是:我们若善待生命的话就善待水善待环境善待地球,有了月的清朗明净就有了生命的启示,我们不要自毁家园,自己把自己赶向绝境。这节诗从情感人生的角度欣赏,就可以把月亮当着母亲的喻体,诗人写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真诚眷恋,写出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水的波澜”也就是我们感情如水思念如水,这样写我们对母亲的感念多么形象恰切,又多么丰富深刻。心中的水啊,无时无刻不都在起波澜吗?心中的水啊,你是推动还是敲打还是用那情那爱淹没?

况且,诗到最后,月亮与妈妈,水与儿子已经相互交融,合二为一了。这是诗语言自然的发展,更是诗人情感的发展。“妈妈告诉我们/要敬畏月亮/她圣洁奉天职,母仪天下忍劳疚……/妈妈,您离开儿女已有太多的春秋/您在哪里/秉德无私,品珍有嘉/桂魄光射,毛羽翻飞舞箜篌/我们一直相信/您正在月亮之上舒广袖/香随玉宇,影弄银河”。这里的月亮是妈妈的象征,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个人对母亲的深情和赞颂。我们在读诗时,能够同时想象出月亮的明媚和清辉、中华民族母性的慈爱和高洁、我们个人母亲的和蔼和大度,我们就会沉浸在无比的幸福和快乐之中,就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时时自我反省、自我确证,追求美丽无比的中国梦,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为我们不忘母亲深恩,我们爱母亲,任何时候都会以母亲的无私为楷模!

《心把明月寄母亲》的结构很大胆,又很自然。首先是叙述,记述母亲在小时候给自己的教导,然后是神话化的叙说,给人惊奇、新鲜,使月亮、地球、水有了亲密的关系,然后是抒情赞颂,赞颂母亲的伟大,最后落在母亲的教诲,呼应开始,使母亲、月亮、水、生命、地球相互映照,互为比喻。这首诗中神话的叙述月亮对地球的影响,我们看与中国古老的神话《嫦娥奔月》、《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不一样的,与《圣经》中人类洪荒时期的洪水也不一样。这其实是诗歌想象,是创造神话。按说在科学无比发达的今天,创造神话是荒唐的,没有谁会相信。但在这里不然,我们读下去才发现,这是诗意文义的创造,就因为接下来有照应,有发展,诗人这个荒诞也就有了合理的存在。这就叫“文虽胡越,合则肝胆”,这就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其实这是对想象的阐释。海子说想象就是任意的,这话不假,也影响了大部分人,但在诗文中,任意的想象有用才有意义。至于出人意料的奇特的想象在诗文中是不是有用,可以说每个人有每个人做诗写文的技巧和手段。我说这些是因为当今存在大量的“穿越小说”、“星球大战小说”,想象非常诡谲,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以我的看法,那大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再说一遍无论多奇谲的想象,要有用才行。如《青鸟》、《安徒生童话》,也是荒诞的,但写得非常好,因为她们合了人性合了世间的爱。

《心把明月寄母亲》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因为作者有较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底子,所以他的语言典雅、俏丽。就因为这样,这首自由体新诗的诗歌氛围给人的是清新、宁静、明朗,有了古典诗词的诗歌韵味。

这首诗的用典、华典也比较多。如“舒广袖”,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这样我们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领略诗中丰富的情怀。再如对《道德经.第八章》的化用,把水人化生命化,就有了我们如水做水像水一样,要上善,要有化育万物的博大胸怀。

“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向世界说话。但这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富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爱克曼·《歌德谈话录》)。我觉得黄麟先生灌注进《心把明月寄母亲》的精神就是:博大胸怀、旷古情怀、大爱无疆、大化无言。我们的双膝跪下,不是祈祷,是膜拜,拜母性的月亮,拜中华古老的母性,拜人类生命不息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