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儿童节快到了,送孩子什么礼物?衣服 、玩具、文具……家长们煞费苦心要给孩子们一份惊喜、一份满足。但是,物质上的满足真的是孩子们最最需要的吗?笔者认为,父母的陪伴与德行培育才是孩子们成长中真正需要且又最为珍贵的礼物。
记得去年儿童节结束后,上海一家媒体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儿童节里让你觉得最幸福的是什么?”出人意料的是,很多孩子表示,收礼物当然开心,但是根本比不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一个儿童节幸福。
前不久,国家卫计委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京举办“2014国际家庭日中国行动——聚焦城镇化与中国家庭幸福”论坛。论坛称,目前中国家庭幸福感指标中“家人团聚”胜过“有房有车”。我们乐于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可以看做是家庭意识的回归。
爱要表达,不能默默放在心中。孩子们要能感受到父母的爱,陪伴是最贴切的表达。近百年前,鲁迅先生就曾感慨“如何做父亲”。生活压力大、工作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孩子,这是近两年中国社会家庭教育的反思结果。《爸爸去哪儿》、《人生第一次》、《爸爸回来了》等诸多亲子类节目的火热收视率无不显示出陪伴对于家庭与孩子的重要意义。
家长与其在儿童节送礼物上煞费苦心,倒不如平时给孩子多一份关心、多一时陪伴,这样更能让孩子收获成长的快乐。
孩子是每个家庭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如今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被家人爱若珍宝。“想要星星月亮,都会去找梯子。”诸如此类的家庭教育比比皆是,后果就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不顺心巴掌就挥到爸妈脸上、不达目的就嚎啕大哭的孩子。孩子其实是张白纸,各种走偏的教育方式让纯洁无暇的天使染上了虚荣、懒惰、任性、霸道的毛病。这些孩子长大后,缺乏爱心,甚至可能成为性格扭曲的人。很多高智商犯罪都有可能因此而产生。
从教育角度讲,现在多数孩子缺的不是课本知识,而是人性教育和人格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你还能指望他(她)去爱谁?到了需要纠正的时候了!”
善良的品性、感恩的心、宽广的胸怀、奉献的意识和能力、顽强的品格……这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只有父母表里如一、言传身教,才能让孩子真正获得这些宝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