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 唯

这里曾经门可罗雀,建校第三年入学新生也就几十人,可到了第十年有近3000名新生申请入读。

这里出名师,过半数教师上过市、县级示范课;在连续三届全国目标教学年会上,学校先后选送的3名老师均获示范课一等奖。

这里的学生成绩倍儿棒:连续5年中招人均总分位居全县前两名(其中有两年第一名);2013年中考7个单科该校夺得4个全县成绩第一,400人参加中招,被当地省级示范高中录取120人。

……

一所民办学校,一所刚刚走过建校第一个十年的民办寄宿制中学,何以捧出如此让人惊艳的成绩单?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这所学校的校长舒建新时,他微微一乐,答曰:我们有一项“核心技术”。

近日,记者慕名前往位于光山县城南官渡河产业集聚区的慧泉中学,试图寻找它的“核心技术”。

记者眼前的慧泉中学始建于2003年,2013年秋季由原址迁建于此并开始启用。它弧形的大门通透而大气,两侧10辆国标“大黄蜂”校车一字排开,引人注目。校园内,拥有当地初级中学中仅有的400米塑胶跑道、室内体育馆、能容纳500人的多功能厅……据介绍,新慧泉中学(含小学部)投资1.3亿元,占地135亩,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

慧泉中学的核心技术,是有钱?

舒建新说:不是。

这里学生宿舍均有独立卫生间,有阳台,有空调,条件堪比高校;学生食堂光购置设备就投入100多万元,米面油全由有资质的大厂供应,早饭有馒头包子蛋炒饭,中午菜“4选2“,每周还会上一次牛排之类的“硬菜”。

慧泉中学的核心技术,是让同学们住着舒服吃得香?

舒建新回答:当然不是。

这个校园分区明确而合理,学习区、生活区、运动区相互独立,校园里每幢楼、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的名字,如“大成楼”、“厚德楼”、“至善楼”、“知辛路”、“修身路”、“笃行路”,不同的名字背后有着不同的含意。

慧泉中学的核心技术,是它鲜明而独特的校园文化?

舒建新依然摇头:这些都不是。

舒校长带着我们边走边看边聊,来到一间教室前。外墙上有块黑板,画着工整的表格,上端写着:比一比,看哪组最棒!而教室内的场景,让记者感到诧异:同学们并不是印象中横向一排一排面对讲台,而是被分成若干个组,每组数人,课桌也被拼在一起,大家相对而坐。

看到记者一脸疑惑,舒校长终于揭晓谜底:这就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三三三”灵动新课堂模式。

中等身材的舒建新理着小平头,很是精神。今年46岁的他已经从教28年,到慧泉中学任校长也有10年了。什么是“三三三”灵动新课堂模式?他打开话匣子,精气神更足了——

你们所看到课堂上的情景,是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将各班分为8个到9个小组。教师将学生们按综合素质的差别,隐性而动态地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待优生,每组按2∶2∶2的比例,将不同程度的6个学生编成1号至6号。小组的基本单位是组员,教师注意将活泼开朗的与较安静的分到一组,形成性格互补。构建好学习小组后,再进行人员分工,选出小组长和“语、数、外”科代表(又叫学科小导师),明确职责。为增进组员间的互动,组内角色轮流实行“坐桩”。

这只是学校创新的课堂新格局,是表面功夫,而“三三三”灵动新课堂模式,才是新课改的核心部分。“三三三”是“三习、三示、三评”的简称,“三习”指高效预习、小组研习、反馈练习,“三示”是目标展示、预习展示、研习展示,“三评”是环环测评、生生互评、组组评比。具体操作起来有如下流程:

“三习”中,高效预习环节是指每节新授课结束前课任教师留预习作业;小组研习是将每节课新授内容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自主学习题目,让学生对之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必要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而反馈练习要求突出重点,课内要完成作业。

“三示”中,目标展示是由教师在小黑板上展示教学目标;预习展示是小组长组织组内交流,展示组员的预习作业,对完成情况进行计分;研习展示由小组长或学科小导师主持,组员们根据具体内容或板书或朗读或表演,对课内自学的题目进行“立体展示”。

“三评”中,环环测评是指小组长或小导师对小组研习、反馈练习、预习展示和研习展示的四个环节边查边补,进行一对一“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式测评;生生互评是在全班范围内同学之间的相互测评;组组评比是指小组间的相互评比。

舒建新最后告诉记者,“三三三”灵动新课堂模式,是慧泉中学从2005年开始,在多次向国内先进学校取经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总结出的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新模式。如今,最让他和全体教职工欣慰的是,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完善,空前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空前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并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教育成果。

这一番解读专业而精彩,虽然理解起来很困难,但记者有理由相信,在信阳教育的百花园里,“三三三”灵动新课堂模式这枝花朵已然绽放,有以舒建新为代表的这群200多名教职工的精心呵护和倾情培育,它一定会越开越艳,越开越香。

□记者手记

读一本书,悟一个理儿

□华 唯

用一篇短文来试图解读、“揭秘” 慧泉中学的“核心技术”,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些“技术”对于行外人的记者本人来说,过于专业和艰深。虽然只是一次走马观花式的访问,但是,慧泉中学已经给记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大书,校园文化、教学改革、政教管理……是其中的章节,而每一个章节都有其独到、丰富而精彩的内容,所谓的“三三三”灵动新课堂模式,只是这所学校课程改革的一项具体成果,只是这所学校的“核心技术”之一。

因为采访时间太短,临走时记者嘱咐舒建新校长,请他再发些学校的材料过来。后来,邮件发来了,打开文档,竟有12万余字,内容涵盖办学理念、老师学生行为规范、后勤管理、教师论文、学生心得……连日来,记者在吃力地研读这些文字的过程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兴学之初门可罗雀的冷清,到今天数千学子蜂拥而来的盛景,十年来,慧泉人筚路蓝缕,终使今天慧泉中学破茧成蝶。而所有的改变、升华和成就,有赖于学校有一位有眼光有魄力的投资者,有一个有思想又开拓创新的校长,有一群敬业奉献忠于职守的教职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