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代讲人:省人社厅监察室副主任 袁旭燕

他始终像一个年轻人那样在向前冲、向前闯,一如既往地坚持原则、为民务实、清正廉洁、兢兢业业,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就是省人社厅原纪检组组长、机关党委书记王宏。在去年的8月24日,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王组长从武警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近30年。30年正风肃纪,他毫不动摇;30年“淬火”磨炼,使他党性信念历久弥坚!在省纪委工作期间,他共组织查处违纪违法案件50多起,有14名厅级干部受到党纪国法严惩。

2006年到人事厅工作,他把这种过硬的作风带到了新单位。刚到人事厅不久,正赶上全省公务员招录,当时,王组长分管这项工作,发现在面试环节很多熟人打招呼,请求照顾。他迅速召集有关处室研究对策,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公务员招录面试集中命题、考官异地交流和考官考生双抽签制度,有效避免了人为干扰。

去年5月,王组长亲自带队对18个省辖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人力资源市场等窗口单位进行暗访。暗访组共检查了70多个基层窗口单位,存在“庸、懒、散”现象的单位和窗口工作人员被通报批评,有的工作人员被调离工作岗位,在全系统引起巨大震动,为之后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了个好头。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这份事业中,可是,对家人他总觉得亏欠太多。儿子上初中时,他和爱人因工作太忙实在无暇照顾,孩子学习、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为了不影响工作,不影响孩子的学业,不得已,他和妻子商量,把孩子送到乡下一所寄宿学校。在学校,孩子睡的是大通铺,吃的是缺油少肉的菜,冬天没有暖气,被雪浸湿透了的棉鞋第二天冻得硬邦邦的,还得继续穿。晓宇妈妈后来告诉晓宇:“你爸去乡下看过你后,回来掉泪了。”

对待身边人他要求更加严格。对家人他立下“三不”家规:任何东西不能收、单位的任何事不能问、单位的任何人不能进家门。

司机小蔡向他报到的第一天也被“约法三章”:家里的地址不准告诉任何人、电话不准告诉任何人、不能收别人送给他的任何东西。

在王组长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后,妻子想要告知人社厅,可是,因为他生前要求家人不能过问单位的任何事,一时间,妻子竟联系不上人社厅的领导和纪检组的同志。

早在2001年秋天,他就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可在工作任务到来的时候,他总像一个战士听到了冲锋的号角,什么都忘了。按照医生的嘱咐,他需要定期到医院去复查。但去年夏天,正值单位连创全省精神文明单位的关键时期,他拖到连创成功后才去检查。单位组织体检,发现他搭过桥的桥血管又堵了。医生催促尽快到北京进行手术。但他一忙起来,治疗又搁在了一边,后来被大家催得紧了,他干脆委托一个医生朋友把体检结果带到北京给专家看,可是当专家的诊断书从北京带回来时,他已经与大家永别了……

为什么十几年重病缠身,他却能依然奋战在第一线?答案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