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产业集聚区党委书记 严长太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而产业集聚区是经济稳中求进、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也是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为争创优势,扩大效果,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区综合载体的支撑能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探索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子,只有对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促进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产业集聚区建设背景分析

当前,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从全球看,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的趋势没有改变,国际经济大环境总体会比去年有所改善,国际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从全国看,中央确定2014年为改革年,强调“稳中求进”为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将释放新的动力和活力。从全省看,我省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规划,着力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核心是“调中求进、变中求胜、转中求好、改中求活”,根本目的是打造河南经济的升级板。从信阳看,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前沿、生态、民智优势形成的综合竞争力日益彰显。信阳已成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发展前景良好。引导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是信阳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不可逾越的阶段。现在,产业集聚区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和持续建设,已形成较好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着重抓好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当然,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相对于过去正经历一场新的变革。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资源要素流动及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使得产业集聚区直面国际竞争;二是国际国内通胀压力尚在,产业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使得产业集聚区的产出效益不断受到挤压;三是各地产业集聚平台已基本形成,使得产业集聚区发展“政策”优势逐渐弱化;四是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使得集聚区用地规模和成本更趋紧张;五是环保、绿色、低碳、和谐、持续发展的深刻要求,使得产业集聚区产业门槛不断提高;六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使得产业集聚区层级不断提升;七是科学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日新月异,使得产业集聚区技术应用不断革新;八是“增、调、降、退”动态管理机制的运用,使得产业集聚区之间产生不良竞争;九是主导产业不明确,区域内产业布局不合理,使得部分产业集聚区缺乏核心产业支撑。

综上所述,产业集聚区要适应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必须加快转型发展,实现从传统园区向现代化产业集聚区转型。一是增长方式上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创新转变;二是发展模式上由规模扩张向集约节约转变;三是产业上由分散布局向主导式、链条式、集群式转变;四是管理上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五是招商上由“政策型”向“服务型”转变;六是竞争上由要素优势向综合竞争力转变;七是职能上由产业职能向复合职能转变;八是技术革新上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转变;九是从保护生态上向高度关注环境保护转变。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是构建“布局合理、土地集约、产业集群、技术先进、管理科学、高效运转、成本低廉、效益突出、绿色发展、环境友好、服务优质、品牌领先”综合竞争力强的发展载体和招商引资平台,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的城市新区。

二、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一)战略定位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我省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实验区和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具有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是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的突破口。

(二)核心发展理念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三规合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合法合规发展,按照“四集一转”(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带动农民向城镇融合转移)的要求,抓好“四平台一循环”(融资平台、土地平台、创新孵化平台、和人才、人力资源平台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推动产城互动,依城引产,依城促产,依产兴城,实现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信阳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二是实施“四大工程”、“三大计划”,即:集群培育工程;功能提升工程;创新驱动工程;服务提质工程和投资促进计划;重点项目攻坚计划;产业集聚区晋级计划。三是推动“四一”招商行动。即:明确一个方向、选择一个地方、持续一个时期、兴起一个产业。四是“四着力”措施:着力抓增量补短板,着力抓集群建基地,着力抓项目强支撑,着力抓配套优环境。五是实现“三个一”目标,即围绕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区、培育一个百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一个20万人以上的城市新区。六是2014年工作目标: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过1300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亿元产业集聚区2个,超过100亿元的5个。七是建设三大基地:即高端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八是将建立更加有利于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突出主导产业谋划,壮大产业集群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商城县实际,依托商城县资源现状和现实的产业基础,依据“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谋划标准,商城县产业集聚区选定食品和装备制造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产品生产为主导产业,计划2014年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90亿元,占整个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的70%,其中食品加工产业链节点为:仓储物流、大米加工、米糠油加工、菜籽油加工、饲料加工、生猪饲养、甜菊糖加工、猪鬃加工、生物有机肥生产、附产品加工、稻壳新型建材、稻壳发电、主食产业化、蛋白粉、淀粉糖等。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开源环保集团的环保机械加工,中科钢构公司的金属构件加工;磨料磨具厂的各类轴承润滑剂加工;蓝鑫玻璃公司的汽车和专用玻璃钢化加工;大明电缆公司的各类电缆加工;禹王公司的水处理设备加工;中周公司的金属初加工;睿讯电子公司的高端无线路由器研发加工;帮辉机械的注塑机械加工;誉威实业公司高档极限运动器材加工;鹏坤实业高档门窗加工等。

(五)发展目标

商城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目标: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35亿元,利税10亿元;2020年主营业收入为200亿元,利税20亿元,主导产业主营业收入规模占70%以上。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其中产业工人4万人以上,产城互动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关注重大问题,确保健康发展

1.科学规划贯穿始终、增强引领作用。严格规划实施,突出集聚区经济功能,按照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环评确定的功能布局、产业定位开发建设。同时对不科学的局部规划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优化调整,尤其是要调整空间布局规划中的制约因素,做到在规划上体现产城融合,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先导性,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

2.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增强支撑保障。先期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项目落地的需要。适当进行土地储备和“六通一平”先期建设。跑争国投资金进行公租房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引导企业进行三层以上的标准厂房建设。创造条件建设公共服务中心、检验检疫平台、技术支撑平台和职工培训平台,同时做好金融、学校、医院的规划建设工作,真正做到基础设施先行,功能集合构建。

3.多种方式盘活资产、增强发展后劲。增强县融资平台实力,整合商城县现有的投融资平台,使其达到5亿元的资金规模。尝试“注入土地、公用设施”等经营性优质资产。提高投融资平台人员业务素质,提升运作能力和水平。探讨投融资平台、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合作的运作模式,扩大融资规模。积极争取省财政对投融资平台的奖补资金和基本建设项目贷款的贴息。产业集聚区每年计划盘活200亩商业用地,盘活资金8000万元至1亿元,解决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

4.落实土地管理机制、增强节约集约。健全农村土地整治机制,建立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土地指标要优先保证产业集聚区建设,缓解集聚区用地供需矛盾。实行节约集约用地,鼓励和引导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严格实行项目用地预申请、评估论证制度和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对达不到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标准的,取消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在土地的集约节约上设置入园门槛。

5.产城融合加快推进、增强互动能力。加快产城互动步伐。产业集聚区定位产业发展集中区,商城县上石桥镇区定位为综合服务配套区,通过规划,形成有机整体和我县经济发展的次中心,要加大规划建设力度,解决制约因素和瓶颈,加强产城互动,提升一体化的水平。把产业集聚区和上石桥镇区建成城市新区,首先要解决行政管理体制问题。

6.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增强源头活水。完善县级主要领导负总责、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集聚区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建立县级主要领导直接推动的机制。管委会作为县政府派出机构,对集聚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完善集聚区各职能机构的建设。推动规划、国土、住建、环保、统计等职能部门向集聚区派驻人员,受派出单位和集聚区管委会双重领导,同时,逐步将社会管理职能从集聚区管委会中分离出来。

7.企业服务周到细致、增强业主信心。完善“首席服务官”制度和“二十五天”宁静工作日制度,开展企业的“零阻碍”服务。在公司注册、证照办理,享受优惠政策等方面全程跟踪服务,做到服务“零缺陷”。同时做好企业用工服务,集中各类农村人才技能培训补贴资金,针对集聚区产业发展用工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训规模和质量。引导企业用工招聘工作,将集聚区为中心的周边三十公里范围列为集聚区企业用工基地,所在地乡镇政府切实为集聚区用工招聘搞好服务。建立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到人才市场招聘大学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8.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生态意识。重点支持发改委和产业集聚区争跑污水处理厂项目。有条件后建设集中供热设施。严格项目环保准入,落实集聚区规划环评,严格限制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入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山信公司、丰渠源公司、中原制鬃公司、中周公司等建设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积极争取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和省节能减排资金,加快利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9.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增强龙头效应。一是坚持“四个一”招商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即选定一个区域招商、明确一个方向招商、集中一年时间招商、围绕一个产业招商。商城县重点选择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作为重点招商区域;二是围绕集聚区食品和装备制造主导产业链图谱节点进行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在招大引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品牌上取得新的突破;三是鼓励乡镇招商:对于乡(镇)、县直单位招商引资到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县政府将给予一次性的奖励;产值和税收计入该乡镇;四是鼓励以商招商: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广建关系、广开渠道、广搭平台,通过已成功在我县投资的外来投资者或关系密切的企业,加大项目信息挖掘力度,借助企业平台广泛引进产业链企业、关系密切的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五是鼓励在县外成功人士招商:为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鼓励本县在外成功人士采取资源整合、飞地分税、异地共建等方式,推动链式或集群式产业向县内转移。

10.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增强规范行为。在土地招拍挂、企业项目联审联批、企业项目规划、企业项目环境评审、基础设施建设招标等方面一定注重程序的合法合规。尤其是群众关心的热点“拆迁工作”要按照拆迁法规,严格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要掌握以下原则:公共利益明晰化;征收主体明确化;征收过程程序化;补偿标准市场化;社会稳定评估化;利益博弈平衡化;强制征收司法化;尊重习俗人性化;安置方式多样化;征收方案公式化。

11.不断提高企业家水平、增强经营活力。一是抓学习,切实提高企业家素养:学经营、学管理、学法律、学市场法则;二是抓培训:将企业家送出去学习、培训;三是抓交流:到外地同类企业学习,取长补短;四是抓内力:使企业家在抓经营管理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五是树爱心:爱党、爱国、爱人民,企业家要有一颗慈爱之心;六是活机制:按《公司法》规定建机制,熟悉市场经济规则。善于用市场方法解决经营问题,使机制充满活力。

12.相关行业共同发展、增强功能互补。产业集聚区不光发展工业,同时要发展金融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相关行业。还要发展教育、卫生、民政、社保等社会事业。同时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卫整治也必须同步发展,用经营管理城市的理念来经营管理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涉及很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想研究透彻,不是很容易的。但关注产业集聚区科学健康发展的唯一方法:融进去、快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