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王福强,法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咨询处处长。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参与编写多部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著作。

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小康和“双倍增”战略目标,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需要寻求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当前,应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制定根治淮河和发展流域经济的总体规划,努力把淮河打造为我国第三条出海黄金通道,把淮河流域打造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增长极,把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支点。

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构想

淮河全长1000公里,流经豫、皖、苏、鄂、鲁五省40个地市。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亿,耕地1.9亿亩。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南北气候过渡带,是传统农业生产基地、矿产资源富集地、国家重要的交通走廊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目前,流域经济发展缓慢,总体竞争力较弱;水多水少问题突出,皖北地区缺水状况尤其严重;水污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流域防洪能力相对不足,2007年仍炸坝泄洪。尽管历史上国家对淮河治理投资巨大,但是理念仍以治理水患为主而不是以发展为主,部分投资未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针对这些发展难题,淮河地区的发展应该转变治淮理念,树立防洪、灌溉、航运相结合,以发展为主旨的新理念:

其一,以上游控制性工程、千里河川式水库建设为基础,调蓄兼筹,打造黄金水道;以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保障,加速流域一体化;其二,以煤盐碱绿色化工等新型产业为抓手,打造经济升级版;其三,以流域水质改善为重点,建设沿淮生态走廊。以国家级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基地为依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四,以千里淮堤为主线,建设黄金旅游线。

同时,科学规划淮河经济带空间布局。完善沿淮重大基础设施,促进淮河流域上中下游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集聚,形成“一带、三核、两枢纽、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

“一带”:以千里淮河黄金航道和陆路交通为纽带;“三核”:以淮干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淮安、蚌淮(蚌埠-淮南)、信阳为核心;“两枢纽”:淮安是运河与淮河交汇的物流枢纽。滨海作为淮河出海门户,是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和国际物流枢纽;“多节点”:指以沿淮两岸各县为重要节点,包括桐柏、霍邱、盱眙等地。各节点可形成50万左右的人口规模。

以此努力把流域建设成地绿、水清、天蓝、民富的美丽家园,形成产业协调发展、惠及广大人民、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淮河生态经济带。

打造中国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

历史上淮河治理主要从防洪出发,较少考虑灌溉和航运需求。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现在已具备了根治、开发淮河的条件。通过工程措施,将洪水资源化,做到汛期蓄水、常年用水,统筹规划、变害为利,可使全流域人民永远摆脱旱涝灾害之苦,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

清淤固堤、加强控制性工程建设。按照干流上游及重要支流50年一遇、干流中下游100年一遇的标准,对河床清淤加深,加固河堤。上游要加快建设应建未建水库,除险加固病险水库。下游要疏浚出海通道,提高汛期泄洪能力。随着行洪、蓄水能力的提高,中游大量滞洪区、蓄洪区即变为稳产高产良田和安全居住区。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扩大蓄水能力,完善灌溉和水资源保障体系。淮河水系多年平均降水量87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94亿立方米。通过加宽加深河道、清淤固堤、工程调水、水库蓄水,每年蓄水量可达200亿立方米以上。由此可满足沿岸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常年通航的需要,并可向阜阳、宿州等缺水地区调水,使全流域相当大一部分农田成为可灌溉农田。

恢复淮河直接入海的历史,建设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建设若干船闸,分段蓄水,形成一个千里河川式水库;将盱眙段航道裁弯取直;将滨海至蚌埠航道改造提升为一级航道;疏通沙颍河等支流河道,实现干支联运;在淮河、运河交汇处建立水运立交等,可使万吨级船从滨海行至蚌埠,万吨级船队至河南息县和周口。在滨海兴建万吨级码头,作为淮河流域便捷的出海通道。这对于降低运输成本,扩大对外贸易将起到重要牵引作用。

促进沿岸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沿淮各省缺乏协调,独自发展,人为分割了淮河经济带的内在联系。要打通上中下游的运输网络,规划建设沿淮铁路,形成新的“陇海线”。建设沿淮高速公路,形成沿淮城市四小时商务圈。利用上下游地势落差,发展管道运输,向东输送液体,向西输送气体。健全公、铁、水、空、管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重点将信阳、蚌埠、淮南、淮安、滨海打造成物流集散中心。

其中,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将淮河流域打造为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应该成为核心内容。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淮河流域商品粮占全国的25%,并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通过流域国土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可建设稳产高产田2000万亩以上,建成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和水面,发展蔬菜瓜果、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业,可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

建设现代能源原材料基地。淮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对保障华东、华南地区能源供给意义重大。要加强清洁利用,提高利用效益。要发展新能源,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区,实现由平面能源向立体能源、由传统能源向现代能源的转变。要利用丰富的煤炭、天然碱、盐卤等矿产,发展绿色新型煤盐碱化工产业,打造我国首个非石油路线烯烃产业集群。

发展先进制造业。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高技术水平、科技含量和总体竞争力。盐城汽车工业已初具规模,应鼓励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汽车工业,形成汽车零部件配套和服务体系。蚌埠是全流域大学和科研机构最为集中的城市,应成为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基地。淮安的钢管、淮南及信阳的电子信息、颍上的纺织、淮滨的造船、霍邱的钢铁等,均具有一定基础,应积极扶持,加快升级,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建设黄金旅游线。绿化沿淮大堤。利用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方式,将沿岸历史文化名城固始、寿县、凤阳、淮安等连接起来,与全国各地联系起来,形成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水陆兼备的千里黄金旅游线。

体制保障和政策建议

其一,将淮河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之定位为东中部协调发展示范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重点在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率先进行体制机制探索。建议在国务院设立跨部门的淮河流域发展领导小组,由国务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各职能部委、涉淮省份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拟定流域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有关重大问题。

其二,尽快启动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全流域重点工程:堤防加固、黄金水道建设工程、沿淮高速公路、沿淮铁路、滨海万吨枢纽港、干支流船闸改造工程等。

其三,实施淮河经济带发展支持政策。财税政策,明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投入为主,沿淮各省给予一定财力支持。建议中央财政设立淮河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淮河航道疏通工程、沿淮地区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

金融政策,允许沿淮各地市联合,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加入,在淮安成立股份制的淮河银行、淮河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平台。

产业政策,引导中央及省属企业来淮河流域投资。鼓励沿海地区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该地转移。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对流域企业申报项目的扶持力度,在科技创新、技改补贴等政策扶持上适当降低对沿淮企业的要求。

土地政策,推行征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集约经营。建议国家在淮安、蚌埠建立土地流转示范基地,探索如何在耕地不减少的情况下推进城镇化,并将两地设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其他政策,广泛吸引民营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可用特许经营权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淮河工程建设。允许企业承揽湖泊和航道清淤工程,允许新造岛屿和耕地在一定年限内由企业经营,以补偿其投资。

其四,以对内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国家应通过差别化政策和重大项目安排,鼓励沿淮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地承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申报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原载2014年1月20日第三期《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