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平
小小一瓶水,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会风的风向标。会场上取消沏茶倒水,代表委员们将饮用标有自己姓名的矿泉水,减少过去喝几口就扔的浪费。小小细节反映出的是会风转变。
一杯茶、一瓶水,这是中国各种会议的标配。要是只谈一瓶水的实名制,当然有利于节约用水,然而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喝矿泉水不一定优于喝茶,所以两会的“水改革”其真正意义在于,取消了穿插会议之间的“倒茶”流程,过去那种服务员在主席台上一一倒水的场景将不复出现。当然这不会影响到代表委员喝热茶的需求,自带保温杯去取水即可。不要小看这个变化,如果统计节约下来的时间,乘以相应的会议成本,恐怕还真不少。不只是喝水的问题,今年两会的文具配发也从按人头改成按组发放。会场外同样也在细节处留下新意:欢迎晚宴从自助餐悄悄变成羊肉泡馍、乐队表演变成磁带伴奏……
历年两会,服务标准一向以“高严精”闻名,服务员对着一根线苦练杯杯一样齐的“功夫茶”,也曾是媒体聚焦的看点。用过去的眼光看,如此重要的会议当然要配最好的服务,不过以勤俭节约、提高效率来衡量,有些“服务”恐怕已落后于时代发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从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到社会方方面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已深入人心。这一新风的特点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因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才能让公众感受到作风的转变,也只有把规定细化才能让监督落到实处。取消沏茶倒水只是小小一个环节,但两会“瘦身”却是一大步,联系到今年全国人大会议减到8天半、政府预算推出“解读版”……从这些变化中不难看出,在不必要的形式上删繁就简,在关键的议程和讨论材料上细之又细,正是今年两会会风的亮点所在。
会风的转变并不始于此次全国两会。从今年早些时候召开的各地两会来看,不用警车开道、会场不摆鲜花气球,场外不拉横幅标语、不铺红地毯,禁烟标识取代了烟灰缸,不上烟酒、不上高档菜肴,代表委员纷纷加入“光盘行动”……不做“表面功夫”、经济环保、务实高效的理念已经慢慢转化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