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隆

人到老年,容易回忆过去。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几件往事值得回味,值得总结。上世纪70年代,我在信阳县(现为平桥区)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73年4月,我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河南记者站站长楚江深入信阳毛尖的主产地,进行了历时半个月的采访。虽时过40年,但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不时闪现在眼前。

1972年6月,我当时在信阳县肖店公社(现为肖店乡)工作。于1973年2月由县委组织部批准调入县委宣传部任专职通讯员。上班不久,楚江等2人来信阳县采访信阳毛尖生产等情况。时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高述圣安排我全程陪同采访,一来向上级新闻专家学习,二来对自己也是个锻炼。

采访路线是先到浉河港乡、董家河乡、吴家店乡,最后到东双河乡(那时都是乡)。第一站到浉河港乡,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驶向黑龙潭。我们到茶园看采茶姑娘采茶,参观制茶过程,细细品味茶的真谛,让我们大饱眼福。楚江说:“久闻信阳毛尖的大名,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实为难得的好茶。”

结束黑龙潭的采访,我们又翻山越岭到了白龙潭茶场采访。相传黑龙、白龙是天上的两条神龙,有一年大旱,山区一片焦土,颗粒无收,黑龙、白龙遨游太空,发现灾情,感叹人间疾苦,便驾祥云降甘霖,使这一带又重新焕发了生机,长出了片片绿茶。黑龙、白龙两兄弟见这一带风景如画,留恋人间美景便占据两潭,建立龙宫,不回天庭。当地百姓便将两潭命名为黑、白二潭,以作永久纪念。自此两潭一带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孕育出片片茶园。“高山出好茶”,其茶细直光多白毫,汤清色浓后味甜,乃绿茶之珍品。

告别白龙潭茶场,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边欣赏山间景色,一边攀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走,中午时分来到了浉河港乡何家寨茶场。

何家寨茶山分布在500多米高的山坡上,山溪奔流而下,村落依水而建,别致而古朴。这个茶山的茶叶代表信阳县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绿茶评比,得到评委们的肯定,连年获得殊荣。其特点是叶厚耐泡爽口。

结束浉河港乡的采访,我们一行来到了董家河乡的车云山茶场。

车云山又名北仰天窝,海拔近800米,内有茶园千余亩,风景秀美。清光绪年间,拔贡程悌隐居于此,见山上常年风云翻滚,状如车轮,遂名曰:“车云山。”自号“车云山人”。并作诗云:“云去青山空,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常伴山中客。”据记载,早在唐朝时,车云茶就为贡品。传说,女皇武则天饮此山茶治好了久治不愈的肠胃病,遂赐银敕建了千佛塔,以彰其功。1915年2月,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车云山茶荣获了金质奖,名声大震。当时,信阳州大街小巷的茶社都挂出了“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的对联,可见盛誉之一斑。

离开车云山,我们一行还先后到吴家店乡叶庙村、余寨村双啤茶场和东双河乡震雷山茶场采访。

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县招待所,楚江站长召集我们研究稿件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初稿写成后,几经修改,最后由楚江站长定稿。楚江站长对文字要求很严谨,逐字逐句地反复修改,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最后定稿为《红日照茶山》。1973年6月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发了这篇通讯。

通讯播出后,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媒体首次推介宣传信阳毛尖的一篇力作,进一步确立了信阳毛尖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地位,加深了人们对信阳毛尖的认知,也开启了信阳毛尖产业大发展的美好前景。

这次采访对我是一次实习锻炼,受益匪浅。一路上,楚站长向我介绍他写稿的体会,怎样发现新闻价值,如何写稿,以及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还叮嘱我说,当记者是苦差事,跑路熬夜是常有的事,有时为了赶任务,还得加班加点,得不到休息。没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干不好的。在以后长达10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我牢记楚站长语重心长的教导,在工作中努力实践,为通讯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