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秀敏 杨 柳

今年春节,息县关店乡理想学校的100多位留守儿童特别开心,他们不但得到了县妇联送来的棉衣、书包和文具,而且学校还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在这里,有“爸爸妈妈们”和他们一起读书、健身、做游戏。他们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成长,快乐相伴”!

这是息县第5家“留守儿童之家”,也是信阳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

记者调查:5800万留守儿童渴望父爱母爱

留守儿童是我国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本应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却微乎其微,想念了也只能在电话中听听父母的声音;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到城市打工,他们只能在艰辛中成长,在孤寂中留守家园。“留守儿童”,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5800万,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这个6年前的数字,每年还都在递增。

2008年2月,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而我们信阳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这一情况并不乐观。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260多万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70多万人。

两会声音:合力打造监护网络

在正在召开的信阳市“两会”上,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了众多代表、委员牵肠挂肚的事。

市人大代表、市总工会主席陈民对留守儿童问题有着真知灼见。他认为,不能单一地看待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和中国农民工问题紧密相连。早在2002年10月,信阳市总工会就首次提出: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大工运理论命题,跳出了农民工是不是工人阶级、能不能加入工会、要不要工会维权等理论误区、程序误区、法规误区。2003年10月,中国工会十四大召开,“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被写进十四大报告。2005年,信阳“双向维权机制”被确定为全国工会三大维权机制之首,在全国推广。农民工维权也逐渐由“讨要工资”向“讨要公平”转变。关注留守儿童正是“讨要公平”的一部分。可以说,我国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发端于信阳,成熟于平桥。陈民说,当前我市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外出务工,每年有近300亿的收入回到信阳,他们为信阳发展、为国家建设立下了大功,教育好他们的子女,信阳责无旁贷!而教育又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可忽略。应建立党委政府、各界爱心人士、全社会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立体教育氛围,并将关爱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留守儿童身上,让他们在科学的教育环境下健康成长。

谈起留守儿童问题,市人大代表、息县曹黄林镇党委书记余珂佳忧心忡忡。她说,目前在农村,80后、90后常住农民接近消失,70后也不多见,剩下的就是“三留守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的问题更为突出,也是我国近年出现的一个严重社会现象。当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必将产生一代又一代的留守儿童,而其数量只能是有增无减。这些儿童缺乏抚慰,身心健康堪忧;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余珂佳认为,解决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政府一定要有担当,要敢于为此“买单”,把重视落实在具体的政策法规上、落实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要通过政策杠杆加大支持力度,更好地将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纳入到地方发展规划,包括打破户籍、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瓶颈等。同时,各级各部门要联动配合,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比如,网吧的治理、媒体的净化、涉黄涉黑影视品的整顿等要常抓不懈。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至关重要,息县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明事理、知廉耻、有敬畏心,做有道德的人,就是很好的探索。

市政协委员、市佰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永生十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先后斥巨资为多个乡中学免费提供体育器材,资助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也是他非常关注的群体。他建议政府部门应多在家门口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呼吁树一批典型,带动更多的单位、组织和社会热心人士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信阳行动:多管齐下关爱留守儿童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有关专家大声疾呼,决不能让农民工群体出现“富了一代人,垮了下一代”的现象。

作为农民工维权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信阳,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自然也不会屈居人后。近年来,信阳市高度重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依托工会的双向维权、共青团“e+1”家园、妇联的“留守儿童之家”各种载体和形式,全面推进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形成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建立家庭、社区、社会“三位一体”帮扶网络,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不断优化,良好氛围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