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武
适逢桂林培训之缘,虽是盛夏之旅,而印象尽收眼底,留下了美好的山水记忆。我最早对桂林的印象来自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后来读到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对桂林的山水有了更深印象,可谓是“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梦境呵,是仙境?此时身在独秀峰……”这也是桂林山水的印象。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论闻名还是见面,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她。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的《桂林》有一名句:“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更有《桂林路中作》写桂林“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有的是“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的景象,是一个世外桃源。
桂林山水有四绝: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在阳朔游漓江,见证了山清、水秀之美;游银子岩的溶洞,见证了洞奇之美;石美,则是处处可见。一路上的山是峰回路转,千姿百态,像笔架,像老人,像雄鸡,数不胜数。桂林的标志性风景象鼻山更是惟妙惟肖。从阳朔到桂林城,一路上即便是不高的小山,也是悬崖峭壁,鬼斧神工,让人惊叹不已。
当然,桂林山水的绝妙,不是这匆匆的两天便能看得尽的,所闻所见也远非我笨拙的文字所能描写。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更是对自然的向往。我最初对桂林山水游玩时的憧憬,便是能和三两培训班的好友,坐在竹筏上,喝着桂花酒,品着漓江的鱼,在漓江上缓缓地飘着,两岸青山相对而来。江山几处闲舟,舟上渔翁吸着旱烟,戴斗笠披蓑衣,慢慢撑船,船头船尾站着几只鹭鸶。漓江清澈的水就在身旁流着,让人不禁想起那首诗:“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桂林的山水美妙,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游历之处还能看到有些地方是土砖矮房,是比较贫穷落后的。虽然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居民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可以看得到,旅游业的发展,村民拿着系在棍子上的鱼鹰到处叫卖,供游客照相;在江边洗衣服的村姑守着岸边的筏,为站在上面照相的游客服务。这里已经不再是与世无争了,而是走向世界了。
我不由得想起在桂林居住过的诗人李商隐,虽然身处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但是仍旧不能逃离朝野的争斗,比起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杜牧合称“小李杜”的李商隐,还是少了几分飘逸。
桂林山水甲天下。游过了桂林,虽然是有些匆匆,但也了却了昔日的一番心愿。到了看了印象之后颇有些激动的感触。张艺谋在漓江构筑《刘三姐印象》是对桂林山水最美好的诠释。印象是什么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人在画中游得惬意不是文字所能传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