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老区扶贫开发,不仅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而且事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信阳作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应当通过深化改革创造发展新优势,克难攻坚,迎头赶上,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力争早日跨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行列。
大家知道,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这就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关怀,对老区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对于我们信阳来说,只有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才能创造发展新优势,更加有力地推进老区扶贫开发再上新台阶,再出新成果。
必须看到,我市贫困人口占全省的近十分之一,涉及6个县的524万多人口,扶贫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大别山扶贫连片开发和省扶贫连片开发试点的机遇,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现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良好开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创造扶贫开发的新优势呢?市委书记郭瑞民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要以改革的办法进一步加强老区扶贫开发,一要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二要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要巩固和发展大扶贫格局。
坚持扶贫与开发并重,创造发展环境新优势。站在大别山扶贫连片开发的大局上,信阳需要抢抓机遇,通过加快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从而实现片区内经济的重要跨越、攻坚的重点突破、民生的普遍改善和生态环境的重大转变,赢得联动好趋势。
坚持教育优先与文化扶贫并重,创新智力扶贫新优势。对于信阳内部来说,要统筹发展各类教育,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健全国家教育资助制度;运用农村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增强片区劳动者技能;通过农村劳动力扶贫产业发展技能提升、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等一系列工程,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增强“造血”功能。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运作并重,创造经济跨越新优势。多年的实践证明,扶贫开发之所以难以巩固成果,甚至出现“返贫”现象,大多是因为“基础不牢”。因此,按照片区的规划和发展原则,继续深化区域合作,加快贫困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连通内外、功能配套、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在区域竞争中尽快实现新的突破。
中国梦、中国人的梦。进一步推进老区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途径。只要我们积极作为,就能不断创造新优势,信阳老区的扶贫一定能够开出新花、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