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诗绮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则亘古不变的道理,因为,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亲情被展现到了极致。常言说,不孝之人,视为大恶,而大恶之人,未必不孝。笔者今天要讲,中秋将至,与父母、家人团聚,体现了莫大的孝道。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传统,中秋月圆,家亦要圆。每至中秋,笔者都要把“戏彩娱亲”的故事翻出,细细阅读,认真体会。此则故事讲述,春秋战国时楚国隐士老莱子,十分孝顺父母,年至七十仍供奉双亲,常穿着无色彩衣,如孩子般戏耍,只为博父母开怀。一次,他为双亲送水,由于年迈,不慎跌倒,尤怕父母伤心,随即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于是父母大笑。每读至此,我都在想,是啊,父母年纪越来越大,我们除了让他们多开心、多欣慰,少挂念、少费神,还能做些什么?

很多人,每逢中秋,总将钱、月饼、酒、补品当成自身的替代品,试问,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够代替你孝敬父母吗?父母操劳一辈子,为孩子奔波一生,拥有的物质上的东西,百年之后都“送”给了孩子。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或是余生,只希望孩子能够常回家,多陪伴,多跟孩子说说话,聊聊天,多看几眼孩子,仅此,这些真的很难做到吗?

中秋之夜,当你回到家,拎着礼物敲开门,你有没有注意到,父母永远不会先注意到你送的是什么,而是眼神时刻没有离开过你的脸。所以,再忙,请不要放下东西就走,最起码,陪父母吃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