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10日电(记者 刘雅鸣 李 鹏)横跨熊耳、伏牛、崤山三大山系的豫西卢氏县到处是山:进县要“钻”20个山洞,10亩国土才能“抠”出不足7分的耕地。淤泥河村就是这个贫困县众多山村中的一个,村支书田宝琏因为带领村民致富总喜欢“超前”,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超前支书”。记者走入这个村,一份存在田宝琏电脑里的10万字工作笔记揭开了这个山村的超前发展路。
淤泥河村的村民说,田宝琏“超前”是因为凡是能让村民发展致富的事儿都考虑在前头。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生效第一天,田宝琏就跑到县工商局要注册成立合作社,结果给工商部门出了个“难题”:政策刚刚出台,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咋注册”。2个多月后,淤泥河村的惠农桑蚕专业合作社注册成功,成了豫西三门峡市首家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超前”意识的田宝琏顺便把自己的名字注册成了合作社的商标。
6年多下来,淤泥河村惠农桑蚕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了全县11个乡镇的117个行政村、2436户,下设3个企业,每年为农民创收4000多万元,“田宝琏”牌的桑蚕制品畅销市场。
得了实惠、尝到甜头的村民对田宝琏信任有加:今年6月从外学习归来的田宝琏给村民开课,大讲集体林权改革“不仅能抵押贷款、还能从碳交易中获得好处”,尽管许多村民还没搞清楚“什么是碳交易”,也都积极参与到了村集体林权的确权登记中来了,村监委王建全说,“虽说田支书年龄比我们大,可意识比我们超前,跟着老田干,没错!”
在淤泥河村村委的办公室,61岁的田宝琏接受记者采访,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戴上老花镜,坐到电脑前,一边放投影,一边讲村情。田宝琏50多岁了才开始学电脑,不会打字,就在电脑上连了个手写板。田宝琏说,比别人“超前”的诀窍是爱学习,“第一次外出学习,外地的村干部穿西服蹬皮鞋,我穿布鞋还露俩脚指头,不致富不行,致富就要靠学习。”
田宝琏每年都要外出学习1到2次。不仅自己外出学习,老田还争取机会带着年轻村干部一起外出学习,千方百计把村民组织起来学习。为了方便村民学习,老田在村委专门腾出一个能容纳上百人的会议室,每次外出回来就通知村民开会学习。最早村民不愿来,老田就给来的村民每人发一瓶洗洁精,后来人来得多了,买洗洁精的钱太多,老田受不了了。于是,老田就把“发洗洁精”变成了随机,让冲着“洗洁精”来学习的村民上了不少次当。
几年下来,许多村民通过学习学到了“一技之长”,淤泥河村的合作社也被国家科协和财政部授予了“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现在,村民看见老田从外学习回来了,就会自发向村委“靠”。可提起“洗洁精”的事儿,“上过当”的村民还是会撇着说,“老田点子可多了”。
看到村里一些年轻人不孝顺,老田就想出了“晒被子评好媳妇”的点子,把每家老人盖的被子拿出来“晒”,通过被子评哪家媳妇儿对老人好,为了防止村里的媳妇儿“作弊”,老田让村干部搞“突袭”,不定时跑到农户家把老人的被子拿出来拍照,然后把照片放到村子里“晒”;为了从县里争取惠农项目,老田隔三差五到各个部门“转一转”,打听打听消息,给帮助过村子发展的部门送上“一封感谢信”,如今关心淤泥河村发展的部门越来越多。
学习培训和村子的事儿,田宝琏都用电脑记录在自己的“电子笔记”里,内容涉及国家政策、农业技术、村情民意、管理艺术和个人修养等,大到国际桑蚕行业的形势,小到合作社发放奖金5元钱。
老田的发展意识超前,可是穿着却很不超前,有些发黄的白衬衣显得土里土气。现在,淤泥河村和田宝琏的名气越来越大,村民提起淤泥河村满是自豪,都说老田“本事大”。田宝琏却很清醒,“名气都是老百姓给的,给老百姓办事儿了,自己才有了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