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虞 静
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产业集聚区无疑是最好的平台和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打造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引擎,实现工业的崛起和突围,新县的实践可谓凤凰涅槃。
既要保护好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让秀水青山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又要兴办工业,提升县域经济水平;既要节约山区宝贵的可用耕地,又要以产业为支撑,加快城镇化进程,新县面临着“双重压力”和“两难选择”。
革命战争年代,新县人勇闯新路,开拓创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浴火重生,新县由此自新;新的时期,这种勇闯新路的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一直是老区人民战胜困难的不二法宝,新县由此更新。在全省大办工业,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进程中,勇闯新路让新县由“两难”实现了“双赢”。
勇闯新路必须打破常规。新县是典型的深山区县,作为全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新县的制约因素非常明显。面对自然瓶颈,新县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不贪大求洋,不盲目复制,而是结合山区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点,科学规划,遵循“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要求,以产业集聚区为主体,建设三个分区,即羚锐健康产业园区,九龙岭食品工业园区和兰河电子科技园区。在深山沟里建起12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从而形成一区总领,三区鼎立的产业格局,新县克服困难,科学创新,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在工业大发展中占据有利局面。
勇闯新路必须突出特色。新县拥有碧水蓝天的好环境,拥有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等10多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新县工业发展特色鲜明。在产业定位上,新县形成了以医药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健康产业。发展生态工业,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新县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们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加注重生态效益;不仅着眼当前,更加注重长远。宁慢勿滥,宁缺勿滥,新县工业以形象为牌,以内涵为品,以生态文明引领,注入了更加鲜活持久的生命力。
勇闯新路必须放眼未来。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竞争残酷的市场和技术创新日益发达的今天,工业经济撑起县域发展的大旗,需要不断放宽视野,突破自我。新县正放眼全球,克服不足,高树标杆,超越自我,实现蝶变。进行产业集聚区扩规,增强引领功能;招大引强,发挥龙头效应;以羚锐制药为依托,建设大别山药材城,举全县之力,大办工业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一系列有力举措,必将为工业发展贮备足够的后劲和能量,为工业腾飞和富民强县的梦想插上坚硬的翅膀。
我们相信,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一定会红色更红,绿色更绿,新县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