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司宣

遗产案的成功调解,巧除祖孙两代积怨;倾情援助打工者,讨回受伤赔偿款……我市律师办理的这些成功案例,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让“遇到法律问题,律师帮您解决”的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近年来,市司法局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组织全体律师发挥法律服务职能,通过送法上门、免费咨询、免费办案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疑难案件、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婚姻家庭、赡养及继承、医疗纠纷、赔偿纠纷等法律问题。通过这些实际行动,广大律师兑现了“律师在身边,服务零距离”的服务承诺,成为百姓心中名副其实的“贴心人”。

送法上门方便群众

“律师,请帮我看看这份协议合法吗?”

“我孩子在学校玩耍时受了伤,我该怎样索要赔偿?”

……

为了引导律师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市司法局每年都把律师免费提供咨询服务列入司法行政机关公开承诺办理的实事之一,坚持在全市范围内定期开展“律师进社区、进乡村”活动,组织律师深入到乡村和社区联系点开展送法活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天,300多名律师在全市各主要乡镇、社区设立宣传咨询台,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

平桥区的张女士几年前买了别人一套单位福利房,房产证却一直没有办下来。她着急上火地找售房人,可售房人却称办不了房产证跟他没关系。为了房子的“户口”,她这几年不知跑了多少趟、费了多少口舌,可问题一直也没能解决。“你当初买房的时候不够慎重,没有注意到单位福利房在办理房产证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现在应该按合同交足房款,等合同履行完毕,如果对方再不办房产证,你可以依法起诉。”听完律师的话,张女士紧蹙的额头慢慢舒展了。临别,律师还特意叮嘱:“这件事不一定非要打官司,能协商解决最好!”

青年小李在咨询台前显得有点激动,因为不懂法,他在打工时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工资被拖欠也不知怎样讨要。接待律师详细地讲解了他目前可以采取的维权手段,并叮嘱在以后的求职中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问题得到解决的小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以前都说律师只认钱不认人,现在看来律师就是我们的贴心人!”

几年来,市司法局除定期组织“律师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外,还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开展大型集中法律宣传咨询活动,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利益问题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解答法律咨询数万人次,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信访接待解开心结

我市涉法涉诉信访接待中心成立后,市司法局积极选派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市直律师事务所律师参与市接访服务中心群众接访工作。组织律师义务参与信访值班,陪同市领导进行接访,协助处理涉法信访问题。并要求参与律师珍惜这一展示自己、树立律师形象的机会,热心为接访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为当事人提供好法律咨询,引导信访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运用法律手段疏导化解涉法信访案件,努力预防和减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维护党群、政群良好关系,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以前一些群众担心信访部门在处理信访问题时充当“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对公正性产生怀疑,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后解决了这一问题。上访户王大姐,原来在一家大集体工厂工作。1994年下岗后,当时按政策仅补给她2000元钱,而其他人在退休时却得到了较好的待遇。对此,王大姐想不通,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都没有解决问题。在信访接待中心,值班律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耐心进行解释,并拿出相关文字依据逐条说明,使她彻底打消了继续上访的念头。

明港镇70多岁的袁大爷因不服动迁补偿多次上访,对信访办同志的劝说解释,他不仅不信,而且还有点抵触情绪。律师介入后了解到,老人自建房的二楼是违章建筑,两年前该地段动迁时,动迁部门按每平方米100元对违章部分进行了补偿,而附近的一座楼的二楼却按每平方米300元补偿。老人认为这是明显的不公平,坚决要求按同等标准补偿。律师找出了房屋动迁补偿文件,对照房子情况,逐条耐心解释给他听,袁大爷终于相信了律师,放弃了坚持两年的上访。

经常参加信访接待活动的段律师表示,律师有着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办案经验,能更好地与群众沟通交流,能用耐心的解释说服工作帮助上访群众解开“心结”。这不仅是回馈社会的实际行动,也表明全社会对律师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贴心服务惠及民生

关注民生,服务群众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永恒主题。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市司法局专门出台文件,要求执业律师每年承办一定数量的法律援助案件,在代理案件过程中,不得收取受援人任何财物或者谋取受援人任何经济利益;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承办律师应提交本律师事务所或市法律援助中心集体讨论,必要时,由市司法局组织有关资深律师集体研究。对此,受援人不需支付任何律师代理费用。

潢川县新园社区的李老太早年丧夫,无生活来源,仅有的一个儿子也于去年三月因交通事故死亡。肇事方赔偿各种费用26万元,儿媳却将赔偿款独自占用。援助律师免费担任其代理人,并当即联系老人所在的办事处,帮她填写好法律援助申请表,准备通过诉讼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

“太感谢法律援助律师了,要不是你们,我们全家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商城县黄存粮的儿子在深圳某工地打工时被电流击伤,落下终身残疾。包工头在医院撂下5000元后就“人间蒸发”,怎么也找不到了。情急之下,黄存粮跑到市委、市政府等各个部门上访。后来,市司法局指派专门律师免费代理诉讼,终于在事发地劳动局完成劳动仲裁,维护了他儿子的合法权益。

群众,称赞它是“及时雨”,总能在最艰难的时候获得帮助;政府,说它是“连心桥”,一头连着群众的温暖,一头连着政府的关怀。执业律师义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众多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我市广大律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担负起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