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关心亮)近年来,罗山县抓住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继续在“产业”上用劲,在“外延”上发力,在“带动”上提升,开启新一轮的茶产业发展的崭新航程,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级产茶大县地位。
大手笔成就大产业。茶叶是该县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支柱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茶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灵秀罗山的重要产业来抓。着力打造茶品牌,开发茶旅游,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通过科学规划、政策驱动,培植大户、示范带动,强化领导、服务促进,取得了可喜成效。其中,“仙灵”、“申林”和“老寨山”被评为省级驰名商标品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薮北茶”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该县在实现绿茶红茶比翼双飞的同时,先后开发生产了茶多酚、绿茶粉、荞麦茶、红茶酒等系列茶产品和茶保健品,拉长了产业链条,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巧借力拉长产业链。该县把茶产业与茶文化、茶乡游等结合起来,打造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这里有着豫土楚风的文化底蕴,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禅茶文化博大精深。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同比增长17%;门票收入突破2000万元,实现旅游相关产业收入6.9亿元,其中强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农民增收1800余万元。
茶为媒引进大项目。该县以茶为媒,茶叶搭台、经贸唱戏,广交朋友、争取项目。2012年,签约招商项目14个,投资总额24.1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2.9亿元,同比增长11%,居全市第2位。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710万美元,超目标任务32.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通过一大批重点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的实施,该县的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小茶叶拉动大经济。该县已建成三大茶叶产业区,即名优茶开发区、青山茶叶开发区、生态茶叶开发区,茶产业强农富民的作用进一步彰显,种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9.3亿元,同比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6922元,同比增长14.1%,高于目标5.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