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光
“潢川高中成了企业,创收是主要目的么?”日前,一名中考失意的考生在微博发出求助,称潢川高中大量招收择校生,择校费基数10000元,差一分一百块钱。他差了20多分,要交13400元择校费。由于家里实在太穷,他不知道是该让父母借钱买高中上,还是自己辍学外出打工。
求助微博发出后引起热议,网友众说纷纭。
认证为“河南媒体人”的网友张因祥质疑,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3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最高不得超过本校今年招收非择校生计划数的20%。远远超出标准的择校生,会不会成为学校创收的源泉,每名学生至少要交一万多元,一个班级就能创收百万。低分学生成了待宰的羔羊,又何谈公平。
网友“陈云啸”则很无奈:谁让人家出了状元,比做广告还牛!
“路边社信阳分社”气愤地说: 学校成了赚钱工具!
“蒹葭”见怪不怪地说:信阳高中、信阳二高早就收高价了,希望这样的曝光能改变现状。
“中国正能量”: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里稍微有点钱的人都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去,一年委培费4000元,上个小学一年近万元开支。收钱上学已经成为学校创收的潜规则!
“余洋小哥”回应:我们学校先说择校费基数15000元,说是物价高,可物价关这个啥事啊!后来耐不住教育局压力改成了12000元,好坑爹!
“师二代”说:真是搞笑,哪家高校不收择校费?只是因为这学校的领导没有处理好关系,被黑了,单独曝光而已。若要曝光,全国范围内,稍微有点名气的学校,哪一个不收择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