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东莞市茶山凯冠帽袋有限公司,不得不提到这家公司的掌门人刘和光。作为一位成绩卓越的创业者,或许是因为来自草根阶层,刘和光更知道平凡人创业的不易。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刘和光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抒写了一段草根英雄的创业奇迹。

□夏晓辉 文/图

当初创业:两万元买教训

初次见到刘和光,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很朴实的硬汉子。他身上没有一些成功人士特有的锋芒,却多了几分沉着和冷静,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了几许历经风雨后的沧桑。

七十年代初出生,来自于新县新集镇白果树村的刘和光,与其他的同龄人一样,1990年自费学完郑州第三职业中专的文书档案专业后,就自谋职业到郑州市化学试剂一厂打工,求得一份当时人人很羡慕的文员职务。“那个时候很年轻,心里对创业充满向往,总觉得像这样干下去没出息。”

刘和光在郑州化学试剂一厂干了两年后,从朋友手里借了6000块钱,于1993年回到家乡新县,投资办起了养鸡场。1996年,刘和光办养鸡场不到4个月,恰遇一场瘟疫,一下子死掉了1000多只种鸡,损失两万多元。

南方寻梦:肩负债务去打工

亏掉养鸡场的刘和光在家郁闷了好久。1996年底,在广东打工的妹妹把他介绍到东莞市企石镇某花厂当文员。可临到工厂面试时,老板一看他是男孩,就以人已招满为由拒绝了他。后来得知,不是刘和光没资格当文员,而是这家花厂只招女孩不招男孩。

“说句实在话,每位成功者在创业初期都对未来寄予期望,包括我本人也不例外。”刘和光说,初来异地他乡,他和很多人一样很迷茫,不知道干什么好。

刘和光淹没在芸芸众生的求职大军中,就这样在东莞流浪了很长时间,终于应聘到东莞市石排镇一家名叫康达帽袋公司的企业当储备干部,月薪650元。当储备干部锻炼了4个月,他又被调到工业工程部任高级文员,同年8月又破格提拔到工业工程部主任的职位。工资由最初文职干部650元一下子增加到1400余元。

一步一印:打工生涯炼人生

在工业工程部谋职期间,刘和光看出该厂在管理上有一些滞后。于是1997年底,他主动请缨到车间做主管。由于懂得经营、善于管理,不到半年时间,他又被破格提拔为副厂长,月薪3800多块钱。

2002年,这家帽袋厂进行资产重组和公司改制,产品由原来依赖于国外市场改为走国内低端市场,又由原来独资经营改股份制经营。

2004年3月,这家公司又在东莞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刘和光被调往这家分公司当厂长,并给他30%的股权。

投资帽袋:自己开公司当老板

2010年间,考虑到股份制公司因多头领导不便于工作,他和老板协商要全权独资经营这家分公司。

这家分公司当时固定资产约200万元,光工人就有140多人。刘和光倾其所有收购了这家公司,开始进行艰难的创业。分开经营后,刘和光全力主攻国内市场,同时拿下了奥运会火炬手太阳帽的订单。

这是刘和光独立经营企业接到的第一个大单。回想往事,刘和光仍然很激动,“若没有这个订单,我的企业就举步维艰,我的创业梦就会破碎。”伴随着奥运火炬手太阳帽的佩戴热,刘和光除了在国内有了稳定的订单,他的产品还同时行销到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的帽袋订单就有几百万顶。

惊人之举:资源整合出效益

然而,这样的好生意只能维持短暂。由于同行业竞争激烈,加上近两年招工难,工资成本高以及国外市场萎缩,刘和光的公司只能处于维持生计状态。

契机和挑战并存,刘和光在认真思索后,调整思路,改变策略,决定走中高端市场,做球帽、时装帽、休闲帽、广告帽、旅行袋、时装袋、挎包、公文包等系列产品,瞄准高端消费市场和度假旅游群体。这一惊人之举,让刘和光的企业又峰回路转。如今他的产品在全国拥有10多家固定客户,占市场份额20%以上。

刘和光很少坐在办公室里,他戏称自己既是公司老总又是业务员。他的生活过得既简单又充实,闲暇之余,打打篮球和乒乓球,在家里养些花草和鸽子。他最大的爱好是山水画和书法,“心情好时拿起笔墨涂鸦几下,”他说,“我不喜欢喝酒。打麻将有时也是根据心情,但纯粹是娱乐。”

儒商之道:追求完美享受人生

刘和光是一位守信用和感恩的人,想当初办养鸡场赔钱后,前几年他靠打工攒钱一分不漏地还掉了所有人的欠款。

“做人有两点,第一不能给含辛茹苦的父母丢脸;第二做事要讲效率,不能拖泥带水,要一步一个脚印。”

人到中年了,按说有了自己的事业、一位操持家务的贤妻和一对可爱的儿女,就应该好好歇歇了。但刘和光还不断地利用业余时间忙里偷闲给自己充电。“充电后让我干事业更有底气!”他说。

“人的名声不能坏、一旦坏了哪怕是做一百件事也弥补不过来。”正因为如此,诚实守信的刘和光才将自己的“小产业”做成了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