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轶良
中国的经济到了今天,不转型我们难以为继。虽然这十年来中国企业一直在致力转型升级,但如此迫切、严厉的定调还是前所未有的。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国家健康报告》第1号称,国际资本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优化配置全球资源,把世界划分为寄生消费型、劳动生产型和资源供给型国家。报告显示,中国每年被剥夺抽走的“血汗财富”大致相当于GDP的60%左右。如此“被抽血”,纵使中国经济再怎么高速增长,也难言国富民强。
就中美两国企业的行业格局看,亦能一窥端倪。2012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涉足22个行业,大都为传统制造业。美国企业涉足行业35个,基本是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半导体、计算机软件、家庭用品、娱乐和制药等行业。2012年中国企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但主要集中在制造和能源行业,以及极少的前途未卜的新兴产业,且大多是存量资产。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增量资产,譬如新材料、微电子与纳米电子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中国企业无一并购。
虽然有各种不利因素的掣肘,特别是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双重挑战,可喜的是2012年中国经济仍然增长7.8%,稳中有进。但不可忽视的是,投资贡献率高达50.4%。在投资率上升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却在下降。而劳动力市场则是“冰火两重天”。在当前劳动力市场资源日趋有限的境况下,不少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出现了“用工荒”,而一些拥有较高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企业也出现了结构性、长期性的“用工难”问题。
当然,凡事皆有正反两面。从积极的角度看,招工难、用工成本上升会倒逼企业强化成本核算,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劳动力附加值,从普通的代工组装制造向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制造转型。比如代工巨人富士康就提出了百万机器人计划,国内各主要汽车厂家也广泛使用了工业机器人。而从一般劳动力的“用工荒”转为技术工的“用工荒”的节点,正是中国制造从低端制造迈向高端制造转移的时点。
但这种观念的更新以及发展方式的改变,注定是非常痛苦和漫长的。目前,中国研发人员总量达320万人,居世界第一。但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称,中国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度”指标中,仅排名第46位。由此看来,中国企业之所以反复出现“用工荒”,深层次原因并不在于大量高技能劳动力的缺乏,而在于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奇缺。工程人才的专业技能素质和实践攻关能力,对科技生产力的长远性、可行性、同一性、周密性、先进性和产业化至关重要。这种“软实力”的高度,决定了技术设备“硬实力”的高度,决定了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的差距。
(据《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