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 柳)6月27日下午,2013年信阳—深圳手机产业转移合作恳谈会在深圳举行。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会长王秉科,河南省驻深圳办事处主任吴法仁,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孙文平,我市领导乔新江、张明春出席恳谈会。
恳谈会由副市长张明春主持。
市长乔新江在致辞中着重介绍了信阳在承接手机产业转移合作方面的优势、基础和投资环境。
乔新江说,信阳承接合作有条件。从区位条件看,信阳周边环绕着中原城市群、武汉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带三个国家级经济增长板块,市场空间和消费需求巨大,为信阳发展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消费中心提供了条件与可能。从通达条件看,信阳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枢纽,是沿海手机产业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的重要通道和“桥头堡”,设有独立的商检机构,信阳海关即将开关运营,可为企业直接出口建立快速绿色通道。从劳动力资源上看,信阳有劳动力460多万,常年外输劳动力约230万,培养了大批熟练技工和优秀管理人才,很多从事的是手机等电子信息产业,可保障各类手机企业发展的用工需求。从承载条件看,信阳有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土地、水、电、气等要素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充足,金融体系日臻完善,建设成本、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相对低于周边及沿海地区,非常有利于沿海手机等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式转移。
信阳承接合作有基础。近年来,信阳将手机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高度重视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大力开展“四一”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初步形成了智能显示终端、数码影音终端、智能通信终端“三大产品群”及配套产品产业链,在手机产业发展上具有一定基础和良好势头。
信阳承接合作有潜力。省委、省政府把信阳确定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地,并把信阳电子产业园批准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