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信阳,骄阳似火,草木葱茏,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季节。
信阳的工业,砥砺奋进,蓄势勃发,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产业。
六月的信阳工业,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调研者,他们是受邀参加“助力信阳工业发展”活动的国家、省、市致力于研究工业问题的知名专家。
6月25日至26日,专家团一行在市政府副市长张明春的陪同下,风尘仆仆,先后奔赴息县、潢川、光山、上天梯和信阳市产业集聚区的10家企业,进园区、入车间,认真看、细细问,近距离感受信阳工业的发展现状。
现场调研结束后,26日下午,20多位专家和我市领导郭瑞民、王道云、刘国栋、焦豫汝、杨慧中、董进才,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常务副县区长、分管工业的副县区长,各管理区(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一起,面对面探讨交流信阳工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并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从电子、物流、建材、金融等各个视角,对我市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的智慧之言,点燃了希望的火炬,指引信阳工业朝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大道昂首阔步前进。
直言优势 信阳工业发展大有潜力可挖
一天半时间,几上高速,往返数百公里,从羊山行政中心到息县、到潢川、到光山,再返市区,专家团一行初步感受了信阳县县通高速的便捷交通。对此,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孔安表示,信阳发展工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信阳北到郑州、南到武汉、东到合肥,距离都不远。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信阳成为三大城市之间最具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潜力的地区。他说,只有流动,产业才能发展。信阳应该用足、用好这种优势。
潢川产业集聚区华英禽业集团、光山产业集聚区东方心典服饰有限公司、羊山新区文新科技园……这些绿色食品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华英禽业集团的分割包装车间生产线上,众多身着粉色统一工装的工人们忙而有序的工作状态,给专家团留下深刻印象。“信阳是人口大市,劳动力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发展工业,这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指标。”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司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肯定地说。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以现代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放在核心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前沿优势、生态优势和民智优势,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沿海产业转移两大机遇,积极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成功引进了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家居产业小镇等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项目。”专家们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着陪同调研的市、县两级领导的解说。奋战在工业发展第一线,大家谈起信阳工业的发展,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一次又一次加深了专家团对信阳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的工业强市的思想理念的认知。
“信阳市党委、政府领导发展工业的理念比较靠前。工业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信阳市委、市政府已经意识到工业发展对整个信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点令人欣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郑秀峰十分认同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的发展理念。
“信阳发展工业,有优势,有思路,有潜力。”专家们直言。
多年从事工业方面工作的中国工业报社社长陈卫这样定性信阳工业的发展:“信阳的工业属于后起之秀,但却发轫于后发优势,有思路、有想法,起步稳、发展好。”
坦言不足 为信阳工业发展提供“金钥匙”
信阳工业是中国中部工业发展的缩影,经历了缓慢曲折的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后的有所发展,再到现如今呈现勃勃生机和活力,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其中的艰辛无须赘言,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回避。
调研中,针对当前信阳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导产业不够强、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快等问题,专家们坦言相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之道。
息县是一个有着106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是名符其实的“中原粮仓”。息州大地上,年年麦浪涌,岁岁稻花香。近年来,该县依托资源优势,将绿色食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优先进行发展,通过围绕产业链图谱延链补链的方式,向基础产业延伸,向精深加工拓展,初步形成了以峰刚、金丰、誉昆、立翔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主导企业集聚群。在该县峰刚粮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时,专家们不时就原材料来源、市场销售、品牌创建等问题发问。“你们生产的这种挂面可以卖到北京去嘛”、“这种馒头品质不错,(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