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靖

生活在信阳,我们会发现中心城区规模正日益扩大,产业集聚区已初见规模,各种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这是我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标志。

然而,就在这令人欣喜的风景中,本报记者在市区调查中却发现了让人担忧的情景:部分小区内滞后的消防基础配套设施、广大市民淡薄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管理责任的互相推诿等,这些问题如同“定时炸弹”,给城市安全带来隐患。特别是今年5月至6月,全国各地陆续发生的几次火灾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消防安全的警钟,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有建设亦要有保护,消防安全必须先行。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城市规模越大、发展越快,隐藏的安全风险也会随之升高。如果没有消防作保障,谁能保证漂亮的城市面貌与市民的生命财产,不会因火灾而付之一炬?作为一座已经拥有近64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消防安全问题容不得一点侥幸心理,消防工作必须做到防患未“燃”,明确责任主体,实行零容忍,才能彻底消除城市火灾隐患。

防患未“燃”,必须加强消防安全意识。据有关统计,发生的火灾中80%以上都是由于安全意识不足而导致的,而死亡人数较多的火灾,70%是人们不懂得逃生,不懂得扑救火灾酿成的。正因为薄弱的消防意识,也使得我们看到居民社区建筑缺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些市民心安理得地将杂物堆放在消防门上,将私家车停放在安全通道内。社区的消防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这种淡薄的消防安全意识就是对生命的怠慢。

防患未“燃”,更要明确消防责任主体。调查中发现,一些社区管理责任主体对于公共消防安全工作仍旧相互推诿,导致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不能及时改正,消防安全工作仍流于形式,等到出了问题才再追究谁的责任就为时晚矣。一方面管理职责要明确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另一方面,各责任主体部门也要齐抓共管,一同负起责任来,如此,城市的安全保障系数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