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 通讯员 余梦周)自去年3月20日,平桥区委宣传部在全市宣传系统率先开通政务微博“平桥宣传”以来,该区以互联网为平台,借助微博这一流行媒介,及时向社会发布热点信息,积极反映群众的意见与心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一个平台,传递“正能量”。 在“平桥宣传”政务微博开通伊始,就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规划,制定微博管理实施细则,对信息发布、运营维护、反馈受理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明确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在发布内容上,以该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生态农村建设、全民职业教育、居家养老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平桥区在改善民生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结合重大时事热点,大力开展“畅想中国梦”、“纪念世界读书日”、“郝堂民俗文化活动周”等专题宣传,得到了媒体和网民的积极评论与转发,扩大了平桥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利用这一平台,精心摘取并及时发布每日重要新闻、突发事件、惠民信息等各类消息,及时向群众传达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传递了“正能量”。
一条纽带,关系“民生情”。作为一个政务微博,“平桥宣传”积极与网民展开互动,在文字发布的基础上,融合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微博快捷迅速、图文并茂的宣传功能;在公告、标签、链接等使用项目上及时发布天气、交通、旅游、美食等生活服务信息,为群众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在咨询窗、留言板等板块上,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并及时反馈回复,努力做到解疑释惑,引领社会风尚;今年5月份,“平桥宣传”收到一条求助信息,就读于信阳市五中的13岁男孩袁某,被确诊为急性淋巴T细胞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费至少需要60多万元,家里无法支付这笔巨额费用。得知情况后,“平桥宣传”立即在微博上号召网友为他捐款,平桥区部分单位和个人在看到微博后为他进行了捐款,这一情况也引起了其他媒体的关注,大河网、新浪河南等媒体先后对其情况进行了报道。“平桥宣传”也真正做到了及时反映民生民情,使微博成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一个政务微博,就要“有态度”。中国有句话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真正“亲民”的政务微博,就要有所为,要做到有态度、有承诺、有回馈,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回应网友提出的民生话题,并给出表态,以最大限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2013年3月12日,有网友反映平桥区平西路部分路段环境问题。接到反映后,“平桥宣传”便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当天就得到答复,并就处理结果进行了公示,得到了网友的赞同和认可。言行必果,线上承诺,线下协调,对于网友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反馈、积极引导、准确回应,这应当是政务微博应有的态度。“平桥宣传”政务微博上线一年以来,共发布各类消息1200余条,制作各类专题10余部,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和诉求58次,征集相关建议27条,得到了“粉丝”的一致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