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兵

一个作家朋友说起他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时间到信阳。他说,信阳是生长诗意的地方。

这诗意,分布在信阳的山山水水。山水,是大地上的诗行。一些名山大川,壮则壮矣、美则美矣,然而总让人感觉如红透的交际花,浓妆艳抹,让人艳羡却內心拒斥,而信阳的山山水水,则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塑,透着一股清新可人的劲儿。走进信阳,山山水水、城市乡村皆可入画,“一座山就是一首诗,一条河就是一支歌,一个自然景观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走进信阳,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在清风的吹拂下,在小鸟的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诗意。

这诗意,生发于宜人之境。也许信阳是造化独钟的地方吧,冷暖适中,燥润相宜,与信阳相比,北方失之于燥和寒,南方失之于潮和闷。空气总是沁人心脾,少有沙尘袭扰。据说曾有重病多年卧床不起的老太搬来信阳居住一年半载之后,竟神奇地下床晨练了。避暑在鸡公山,品水在南湾湖,疗养在汤泉池,静心在灵山寺。这样的宜人之境下悠闲沉静、观省内心,你尽可以让心灵和直觉复苏,唤醒潜藏许久的诗情。

这诗意,源流于豫楚风韵。几千年来,中原文化的厚重大气、荆楚文化的飘逸浪漫、吴越文化的蛮勇刚烈、徽文化的崇礼重信、西方文化的开放创新在这里轰烈浩荡,缤纷演绎,上演了一幕幕生动的话剧,造就了信阳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骁勇顽强、柔慧圆通、忠义爱国、享受生活的信阳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欢愉、相思、感奋、悲伤、愤怒、幽怨、无奈,歌之舞之,兴观群怨之,百感交集于诗文,无数的传说与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诗集。

这诗意,飘散在饮品香茗中。有人说,开会或外出看见谁不离身带着泡好的一杯绿茶,十有八九是信阳人。信阳人喝茶,不是一味地吃,用来解渴,还以品茶来涤荡昏厥,净化心灵,于茶的苦涩之中而后品味生活的回甘。卢仝有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茶是一种带有禅境的文化,信阳人在茶香中,细数岁月情怀,在心灵深处生发对生活释然盎然的兴致,写出来的就成了诗,写不出的也转化成了“和”。

这诗意,寄托于老百姓的日常栖居。信阳人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美丽、温婉而充满灵性的地方。信阳人收入不高,但对于生活品位的讲究不亚于发达地区。信阳人更容易安守清平之乐,信阳人好吃、懂吃,也会吃会做,每天晚上,各个招牌响亮的菜馆总是高朋满座。信阳的美女多,灵山秀水出美人。这里的生活节奏不快,闲暇的时候,你可以独自垂钓浉河的阳光,或开车去郊外,尽是环境清幽的好去处;寂寞的时候,喊上三五个朋友去品一品毛尖,吃点烧烤,喝点扎啤,打把斗地主、黑七,打个麻将。对于玩和休闲,许多信阳人的精熟程度常常让外地人难以企及。许多外地人到这里后会被这里的生活方式所俘虏,“此间乐,不思蜀”。闲适源自于内心的和谐,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如何诗意地生活。

当然,自古以来,信阳人从来就不缺乏激情,尤其是近现代以来,这片土地上始终浩荡流淌着红色的诗情,激励信阳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前仆后继,创造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神话。改革开放年代,又有二百多万信阳人出外闯荡,如今的信阳,遍地英雄竞风流,激情书写新华章。“建设魅力信阳,勇当中原经济区前锋”,正激励着850万信阳儿女勇往直前,创作出美好幸福、奋发腾飞的史诗。

朋友说,这就是他品读出的诗意信阳。他说,总有一天,他要出一部诗集,标题就叫“诗意信阳”,因为诗可以使世间最美的一切不朽,这是他享受造化馈赠之后对信阳的最好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