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今年,市委、市政府还计划对湖东沟、三里河进行集中治理,预计治理工程将在年底完成。

往年暴雨来袭,由于排泄不畅,市中心城区多处出现深水积水点,严重影响市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从去年6月29日开始,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通过增设雨水收水口、增设连接支管、疏通现有排水设施等措施,完成全市23处积水点改造,以提高下水管道排水能力。今年,针对市区中环路、四一路羊山新区方向、楚王城等立交桥增设截洪沟,缓解桥涵积水压力。

另一项防范内涝的手段是建立“市政设施审核图章”制度,即根据《信阳市规划委员会2011年第五次建设项目评审会会议纪要》精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成立了新建单位(小区)配套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审核领导小组,由房管局、住建局、规划局、城管执法局联合进行督导,严格确保新申请建设项目的排水许可、绿化标准、环卫设施等到位。据了解,2012年以来,共审核小区20余个。

“开展此项审核工作,对新建小区与道路的有效衔接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比如,严格按照排洪高度标准,要求小区排水标高必须高出市政道路1%-2%,从而与市政道路形成有效对接,以防止汛期雨水倒流等,从源头提升小区防汛防洪能力。”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防洪排涝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内河治理和“雨污分流”工程,拓宽了河道,提高了内河的行洪能力,美化了河岸环境,实现了水质变清,极大地改善了沿河居民的生活环境,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拥护和称赞。

然而,正当内河治理成效显现的时候,在调查中,记者却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建设单位受利益驱动,擅自填埋河道增加建设用地,导致雨水无处排放;一些建筑单位在河道中堆放、倾倒建筑垃圾,不断蚕食、污染河道,使改造后变得通畅、清澈的内河再度被污染、堵塞;一些沿河居民爱河护河意识淡薄,将本应是“后花园”的内河当成自己家的垃圾池,乱倒生活垃圾;有的住户私接管道向内河排放污水,甚至将家里卫生间的粪便直接排入内河;更有沿河建猪圈,将猪粪全部倒进内河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政府斥巨资治理的内河,却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导致治理出现反弹。

为此,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发出《致内河沿岸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呼吁市民们共同维护治理成果。信中写道:“城市内河是我市重要的防汛设施,关乎着汛期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着沿河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关乎着我市创卫工作的成败。市委、市政府情为民所系,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投入巨资实施内河综合治理,是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作为每一个信阳市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城市内河,让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更加美丽,沿河的居民朋友更应该爱护好身边的城市内河……”相关负责人表示,传单发出后,收到一些效果,以往的不良行为有所减少。

除了需要市民们自觉维护之外,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内河办负责人邓兵对于治理后的长期管理也表示担忧。例如,治理之后雨污管道的定时疏通、维护,对于在内河中私自乱接管道等行为的监管,目前还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遇到一些问题,不免出现管理漏洞。这样一来,只是治标不治本,治一时而不管长久。邓兵表示,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其他类似城市的管理体制经验,比如南阳、山东济宁等地,成立内河管理处,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保持内河的清洁、管道的畅通。

成绩来之不易,维护更需努力。强降雨来袭,内涝却已不再;城市安然,得益于政府全力治理。虽然此次市中心城区的防洪排涝设施经受住了强降雨的考验,但是,要承受更强的暴雨考验,更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