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从二恶英、大头娃娃、毒饺子、苏丹红、碘超标、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再到去年速生鸡、塑化剂,最近的“毒生姜”,以及蒙牛的“涉癌门”、三全、思念、湾仔码头的“细菌门”、京津冀地区的机械化生产地沟油……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谓“前赴后继”、欲说还休。
就像近期的PM2.5一样挥之不去,我们生活在“食”面埋伏之中。和朋友在一起吃饭,大家调侃说,我们喝的是塑化剂,吃的是地沟油,享受的是“涉癌门”、“细菌门”,变成“大头娃娃”后,出门呼吸PM2.5……如此“优厚的待遇”,久而久之,全身便产生了“百毒不侵”的抗体。在除了将自嘲充当“生化试验”、“人体试验”外,更多的是无可奈何。但无可奈何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制造了“食”面埋伏?
我们不能不说监管责任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倘若食品监管部门能够恪尽职守,牢牢地把住质量关,这些有害食品未必会有流向市场危害国人的机会。固然,监管的加强极为必要,监管者与生产者的玩忽职守与串通勾结尤其需要防范。然而,监管又是有限的。现代商业生产无处不在,我们不可能向每个食品的生产处所、生产环节,在每个生产时间都派出一个监管员。相互投毒式的食品生产加工仍在进行,商业只需要利润的“现代圣经”已经使人们从道德责任中“解放”出来,不怕违背伦理只怕被人抓住,正在成为新的行为模式。更为可怕的是:一个企业的错误,没有成为另一个企业的教训。一个职能部门的失职,没有成为另一个职能部门的警钟。一种针对不讲道德不守法度的行为惩处,没有成为另一种行为的道德法度约束。相反,黑心企业和黑心商贩之间的互为“榜样”与相互模仿,似乎成为一种“时尚”,并在背地里蔓延……
为何会出现这种治而不除、治东冒西的尴尬局面?一位前国家领导人曾愤慨地说,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此可谓一语中的。除去加强监管之外,如何重建基本信用,才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问题所在。
因为,在现代市场体系中,自然经济不复存在。哪怕一个农民,今天也不可能自给自足,种粮、种菜、养猪等都在逐步走向专业化;在城市,人们从菜市场、熟食店、蛋糕店、超市购买成品或半成品,厨房正在变成单纯的加热车间,而上餐馆的次数日益增多……每个人都不再能也不需要亲手制作他吃的东西。如此,我们之所以可以放心地买东西、吃东西,是基于我们相信,相信那些生产者怀揣着良心之下的道德和诚信,为民众生产放心食品。然而,正是因为他们丧失了道德和诚信,以黑心之手制造了黑心食品,无处不在地侵害着我们的身体与心灵!
因此,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文化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才是解决“食”面埋伏的根本,才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