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慧玲)4月17日至18日,安利“72小时·1公斤盒子”公益项目的志愿者们走进浉河区游河乡乔庙小学,实地调研、了解留守儿童的真实需求,并以此策划和制订帮扶方案,为19日的公益活动做好准备。
乔庙小学离信阳城区不远,20多分钟的车程便到。走进学校大门,经过一片树林,一栋两层小楼映入眼帘。这就是学校120多名学生和8名老师上课、办公的地方。教学楼前平整宽敞的水泥地上安装着篮球架、一排健身器材,还有一座乒乓球台。校长邹胜说,这是驻村第一书记曾鼎争取过来的,现在成了孩子们惟一的乐园。
据邹胜介绍,乔庙小学的在校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家庭条件不好,离校最远的有七八里地。全校总共5个班,一至五年级,每年级一个班。所有课程均由包括校长在内的8位老师教授。
“你们最想上什么课啊?”利用下课时间,志愿者和孩子们聊了起来。“音乐课!”“美术课!”孩子们齐声答道。原来,由于师资匮乏,老师们常常身兼数职,再加上缺乏必要的教学用具、器材,音乐、美术很少能上,更别说其他兴趣课了。
17日的调研结束后,志愿者们第二天便开始有针对性地准备具有不同内容的“1公斤盒子”。“我觉得孩子们挺活泼开朗的,就是有点儿害羞。”志愿者王玲说。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教孩子们表演一个情景剧。向一位幼师毕业的同事请教之后,王玲回到家就和儿子一块排练起来,还让家人参与,提出修改意见。
针对孩子们的最大心愿,心灵手巧的志愿者孟长娥表示,她已经准备了一节好玩、有趣的手工课,教孩子们废物利用制作实用的物品。
“为孩子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兴趣课,激发他们释放出更多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这是我们此行的最大心愿。”志愿者们一致感慨。